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24|回复: 41

“回顾我的公路历程,给想入门的人一个参考”---转抄好文

 火... [复制链接]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发表于 2011-10-14 1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看到一篇很好的帖子,转抄给大家吧。

我自己很受益

骑公路车已经有2年,期间折腾了不少。一些心得想写出来,与一些想入门公路车的人一同分享。首先声明以下都是个人的感受,不一定准确。如有意见不同,欢迎提出来一同探讨,不对请轻喷。
-------------------------------------------------------------------------------------------------
我最早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骑的山地车,最高的时候曾经折腾到闪电stumpjumper碳架+xt套件+dt1450轮组。两年前开始觉得再折腾下去已经没有乐趣,心里想着就算上到xtr又怎么样,再加上xc的时候发生几次意外受伤,也慢慢想要转向公路这个危险性相对更小的项目。受伤一次药费几千不说,学业也耽误了,也让家人担心,实在是伤不起。

最早对公路车的印象来自于一些活动中骑公路车的车友,真正喜欢上公路车还是在看了一部环法记录片《chasing legends》之后,彻底被公路车所征服。自从骑上公路车,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从山地车转到公路车后就不愿意再骑山地车,为什么很多老鸟往往是骑公路的。。。(这里没有任何贬低骑山地车的意思。。。纯属个人感受)

因为折腾了好几年,也算半个老鸟,所以第一辆公路车我没有买整车,而是选择自己装。和很多人一样,我的第一个车架就是广受好评的caad9,其实当时并不是很想要用caad9,主要是因为用caad9的人太多了。而我不是一个很喜欢和别人一样的人,但5000块这个价位的车架的确是比较尴尬,除了caad9真的没什么好选。我买caad9的时候发生一个小插曲,算是阴差阳错。我身高1米70,当时请教了好多人都说我应该用上管50cm的车架,于是直奔车店对老板说要一个50的caad9车架。老板也没有多问就卖了一个50的caad9车架给我,其实大家常说的caad9车架的尺码48,50,52等等都不是caad9的上管长度,而当时我以为50的caad9就是上管是50cm长的意思,其实50的caad9上管长度是52.5.


caad9尺码非常有意思,看附件那个图就知道,这个尺码的数字和B值有关,就是常说的五通中轴到虚拟上管的长度,但又不是一样的。48的caad9其实b值是50,而50的caad9其实b值是52,以此类推。我看身边的人有时候交流的时候老是互相搞错了,a说52的caad9往往并不是b说的52的caad9.

所以按这个表来看,caad9根本就没有适合我的尺寸。但也算是误打误撞,其实上管52.5的架子才是真正适合我的架子。
国内的小架子说流行了很久,其实是不对的。骑久了就会发现架子太小,身体伸展不开很不舒服,这个不是靠把立和后飘坐杆就能解决。

选好了架子就开始考虑套件和轮组,那时候正好有人出二手6600sl,价钱和成色都非常好,出于对shimano的喜爱,毫不犹豫就秒了。其实6600sl真的是一套性价比很高的套件,手变的手感和刹车都非常不错,很柔和很准确。我个人感觉shimano公路套件最让人称赞的就是前拨的手感和大盘的硬朗。其他的优点和缺点别人已经说的很清楚,我就不说了。

唯一让我对6600sl不爽的就是刹车有虚位,双控手变就这点不好,有时候一捏大力会有一点点虚位。

最开始轮组是taobao买的自编ak,ak这轮组怎么说呢,的确是很结实,平路踩起来有重拖,其实还蛮爽的。我一直喜欢踩起来有重拖的轮组,反而不怎么喜欢轻快的。后来没过多久换了一对eurus,eurus真的是一对非常非常非常好的轮组! 不仅外形拉风,骑起来也是很爽,爬山平路都表现非常好!我也骑过朋友的shamal,感觉没比eurus好多少,但价钱却贵了一大截。eurus唯一不足的就是比较重。我那年买的09款,实秤有近1600g,后来看到77bike上有人称了eurus的车圈才知道原来是车圈重,整整530g一条。

eurus还有一点不知道算不算缺点,我用了一年之后,后轮三根辐条和另三根辐条之间有点变形,也就是变成椭圆圈了,找了好几个师傅都说很难调回来,因为辐条不是均匀分布。那地方变形就很难靠辐条拉回来。这个我不是很懂,也许是师傅们不会调g3轮子吧。

这台caad9陪了我将近一年,说实话没有什么感情。因为感觉没有什么个性,有一次去参加活动,11台公路车居然有6台是caad9,自此就萌发了换车的念头。但平心而论,caad9真是一个好车架,十分硬朗而且车漆也不错,我那台车摔过很多次也不是很多伤痕。最重要的是caad9的车架很轻,重量1600g+,已经达到低端碳架的级别。我总觉得caad9就是铝架的极限了。

[ 本帖最后由 logariess 于 2011-10-13 19:36 编辑 ]

附件 0db2c9ca91524900f31fe745.JPG (79.67 KB) 2011-10-12 22:14


平平淡淡才是真……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ad9骑腻了,也是该时候换车了。这时候就比较纠结了。因为手上米多了,选择也多了,所以也头痛了。

首先还是纠结车架,这次决心换口味尝尝碳架。最初看好的是giant tcr advanced,无奈压缩的太厉害,实在有点不好看。而且也没有试过,正好此时发生一件好事。我的一个同学要去澳洲2个月,公路车没地方放,于是放在我这里让我代保管两个月。很不好意思,在他车子放在我这的期间,我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拿去骑了好十几次,这事让我觉得很惭愧。同学的公路车正好是tcr advanced 2整车,配置买回来没有改过,具体大小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s码,感觉应该适合我。那车的配置是6700套件+dt1800轮组,我出去骑的十几次都没有用dt1800轮组,而是换了eurus上去。

tcr advanced对于我的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硬,但是和caad9的硬又不一样。caad9的硬是坚硬的硬,而tcr advanced的硬是柔软的硬。就好比caad9是铁棒,那tcr advanced就是一个充血的肉棒。。。。

大家回头按按自己的小弟就知道tcr advanced是什么感受,那种硬是比较舒服的硬,在骑行的时候过滤了很多震动。
这车架给我感受到现在也很深刻,过弯的时候很灵敏,总之是一个好车架,是和caad9完全不同风格的那种。可惜唯一不足就是冲刺的时候不给力,这个不给力不是车架本身不给力,而是原配的人体工学弯把的原因。因为我之前一直用小弯把,所以实在习惯不了工学把,导致无法好好品味tcr advanced在冲刺时的感受。

虽然tcr advanced有很多优点,但最后我还是没有选择tcr advanced,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因为压缩架的原因,而是因为实在是太多人用了。。。

在我还没有留意到这个车架前还没这种感觉,当我想买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好多人都在用这个车架。无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只好说拜拜。
--------------------------------------------------------------------------------------------------------------------------------------------------
顺便晒一晒我认识的一个人的rabobank车队版tcr advanced,呵呵,这个车是一个初三小孩的,才15岁就1米75,挺胖的。
现在的小孩真是幸福啊。。。。

[ 本帖最后由 logariess 于 2011-10-13 15:45 编辑 ]

附件 p_large_Jn2g_1216h016062.jpg (105.49 KB) 2011-10-13 01:56


平平淡淡才是真……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弃tcr advanced之后,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10年的春节,在顶贴无数天之后终于卖掉了caad9。加上之前存的钱,手上将近2万6千块。手里有米感觉就是好,逛车店时心不跳了,脚不抖了,底气足了,试车的时候也不会不好意思了。搜寻的范围开始扩大,整车也纳入了考虑范围。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牌子考察,pinarello,colnago,cannondale,specialized等等。其实look和bmc也相当喜欢,可惜look的价钱秒不动,bmc本地车店没有卖。

首先排除了specialized那诡异的上管设计,然后就在cannondale,pinarello,colnago之间犹豫。那时候说白了,其实就是在supersix 105,pinarello fp3,colnago clx这三台车之间选择。fp3和clx都是配置veloce和khamsin轮组,supersix相对来说轮组好很多,是ksyrium elite,但套件是105。在用过6700和6600的情况下,我不是很想降级,又很想尝尝campy的东西。不过supersix的价钱实在太诱惑了,年终特价打7折只要2万。



在试骑无数次,老板都要烦了的时候,终于拿定主意准备秒下supersix。虽然7折后的2万有点水分,还是很不错。

谁知道这时候竟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本地一台原价2万6千多的bianchi c2c打特价1万8出售,尺寸正好合适。在cannondale老板怨恨的眼光下,我果断拿下了bianchi。bianchi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牌子,拥有130多年的历史,来自意大利,特别是头标的那只鹰,相当漂亮和雄健!在香港,也特别多人骑bianchi的车,好评也是很多。垂涎已久,价钱又是如此之好,怎么能放过呢?这台bianchi整车,原配也是veloce和khamsin,我发现意大利牌子的入门车很有意思,无一例外的都是veloce加khamsin。

bianchi车架的尺码标法和cannondale不同,是在立管后面贴一张标,上面写着CT值。CT值其实就是中轴沿立管到虚拟上管的长度,也就是坐管延长后与虚拟上管交点的长度(A1值)。不知道为什么,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把CT值理解成中轴到坐管口的长度(AS值)。在附件那张图里,CT值是A1值,而不是AS值。如果放到caad9的那张几何图里,其实就是B值。

我买的bianchi整车CT值是53cm,查表也就是说上管是54cm。比我之前的caad9车架还要大。大家可能就好奇了,怎么我170cm居然骑54上管的车。这不是我买错了,而是我做了一次Fitting之后得出的结论。国内流行的小架子说法,其实我认为是不对的。架子小了,人会舒展不开。看看欧美牌子的车架,基本上最小的上管一般就是51cm。有人可能会说,欧美人身材高大。我在欧洲和澳洲都待过一段时间,据我观察,外国人也并不是都高大,像英国和地中海一带的国家,还是有很多矮个子的,我感觉欧美人的身高被神话了。我见过的,一般都是175cm左右,170cm也是相当常见的。而且现在自行车销售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亚洲人也开始购买高档公路车车架,精明的资本家怎么可能会无视亚洲这个巨大的市场呢?

唯一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我们小架子的传统观念错了。买小不买大的想法和不正确的骑行姿势导致很多人反而适应不了适合自己正确大小的架子。170cm的人完全可以骑52上管的车架。人身体的适应性很强,刚开始一段时间可能不习惯,慢慢的就习惯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做了Fitting之后惊呼,原来以前的车架和把立都买小了。这次换车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那就是Fitting。这件事解决了我心中一年多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买这辆bianchi时,店家为我做了一次免费Fitting。在准确的测量身体各项数据和用不同方法去计算后,我知道了我应该用53.5cm的上管和10cm的把立。

我真心建议各位想要好好在公路车上发展的朋友,去做一次Fitting。否则对自己应该用多大车架永远没底,别人的意见永远只能是意见,科学的计算才是王道。我的一个朋友在没有做Fitting之前,车架从52换到50,又换到54,最后老是觉得自己车架不合适自己,在怀疑中痛苦纠结着。做了一次Fitting之后,整个人舒坦了,再也不用纠结自己应该骑多大的车架。

这个bianchi整车在我手里没有多久,就换了除车架以外的所有东西。套件换成sram force,轮组换成zipp 404,中间短暂一段时间用着ak。曾经想把套件换成二手record,轮组用bora two,可惜在用了veloce一段时间后,我就知道我这辈子和campy无缘,只好转向从没用过的sram公路套件。

这是换了套件的bianchi c2c,现在轮组已经换了zipp 404.


说说对这个C2C碳架的感受吧,这个车架角度形状都比较奇特的,特别是肥大弯曲的下管。bianchi的碳架主要分H0C,B4P,C2C这三个系列,其中C2C系列的车架偏重长途骑行,也就是说设计偏向于舒适,和colnago的cx-1有点像。这个车架的轴距还比一般的公路车架要长一些,长轴距增加了车架稳定性,但也让车架变“钝”了。这个车架前轮到中轴的距离增长了,而后轮到中轴的距离缩短了,这使得这个车架爬坡的时候很给力。我个人喜欢这个车架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平的上管,有点水平架的味道。看车架几何图就发现,上管前一半是水平的,直到后面才稍有弯曲。

----------------------------------------------------------------------------------------------------------------------------------------------------
我一直觉得bianchi和pinarello的车架在中国就是一个悲剧,在淘宝山寨得最多的就是bianchi和pinarello,君不见一堆三四千的b4p碳架和paris碳架。最悲哀的就是一大堆用着山寨bianchi架子的人却不愿意承认他们用的是山寨,总是用所谓工厂流出这样的借口安慰自己。

就我所知,较新年款的bianchi碳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每个车架尾钩对面会有一个车架号;第二头管一定有头标;第三都是环式前拨,没有挂式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车架下管的rc标志,那个bianchi绿会随着角度而变化颜色,侧着看其实是蓝色的。这些都是山寨bianchi碳架做不到的。我见过最离谱的山寨bianchi碳架,下管的写着是“blanchl”,不是“bianchi”,看下面这个山寨车架,这李鬼真有爱。


平平淡淡才是真……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爱车⊙多骑⊙不疼

积分
15900

黄花城东方红大村高崖口禅房妙峰山阳山

发表于 2011-10-14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确实不错,作者的真实感受!
轮回就是男人戒烟女人减肥的过程...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看数据挑选车架,
附件 c59.jpg (59.1 KB) 2011-10-13 04:40

s5.jpg (61.17 KB) 2011-10-13 04:40

caad9.JPG (79.67 KB) 2011-10-13 04:41

large_Dz3e_074a00008c411266.jpg (43.16 KB) 2011-10-13 04:41

20110404_10d235fe8d4209e0ddbfYArxaTEqCBrJ.jpg (45.12 KB) 2011-10-13 04:44


平平淡淡才是真……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套件篇

待更新

-------------------------------------------------------------------------------------------------------------------------------------------

轮组篇

我用过的轮组很少,有aksium,ksyrium elite(不是sl,是普通那款),eurus,shamal,山寨碳刀,zipp404.

新手入门如果米不多,我是相当推荐aksium的,车圈结实,使用成本低。ksyrium用过一段时间,也是taobao的自编货,买回来后找车店师傅调了一次,其实和厂货个人感觉木有区别啊。还是那一句,如果米不多,那么ksyrium也绝对适合。首先是粗大的辐条,相当有视觉效果。其次真空焊接车圈才2千块有木有。。。2千块能买到这种轮组,而且重量才1600g不到,我总觉得ksyrium秒杀了所有3千块以下的轮组。

现在来到重点,谈谈G3轮子。G3轮组真是一朵奇葩,拉风的编法,硬朗的风格,与其他金属轮相比特别适合巡航。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对比一下ksyrium和eurus好了。抛开售价不说,其实这两个轮组是属于同一级别的金属综合轮,特别是重量,惊人的相似都是在1600g左右。可是实用下来,感觉eurus的惯性好多了,相对偏向于平路巡航,而ksyrium在爬山上更有优势。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惑我很久,后来看了小恶魔上的解剖图才明白。虽然ksyrium和eurus总重一样,但eurus的重量主要分布在圈上,单只车圈重530g,而ksyrium的重量向中心靠拢,主要是花鼓和钢线相对eurus的更重一些。更重要的是,eurus的圈要比ksyrium的高一些。这些特点都使得这两个虽然都是综合轮,但各自风格偏向不同。

G3的轮组我用过khamsin,eurus,shamal。khamsin没什么好说的,低端入门没有什么特别感受。shamal和eurus其实只有花鼓不同,车圈和辐条都是一样的。shamal的花鼓是碳外壳,而且用了陶瓷滚珠。我用过朋友的shamal一段时间,和自己的eurus对比后感觉是有区别,但没有价钱的差距那么大。shamal性能只增加了一点,价钱却比eurus贵出近两千,我觉得实在不值。

在我接触了一些轮子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当然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不对还望有高手指正。同样重量下,轮子重量越向外分布,惯性越好。而重量越向中心分布,加速时更灵敏。有了这个结论,我开始想要尝试下自己diy一对山寨碳刀。

首先是选择花鼓,本着经济实惠的想法,价钱锁定在800以下,而且不要求性能,只要越轻越好。在淘宝看了青蒿,久裕,乔森的花鼓之后久久不能满意,基本重量一对都要超过300g。这时候一个偏门的牌子走入我眼中,那就是台湾的DIXI,这个牌子的花鼓似乎很少人用,它家的公路花鼓只有一种,标称271g,实测重量竟然是276g。。。这重量太霸气了,而且也只要700块,毫不犹豫马上买了回来。山寨碳圈很好买,我买的winspace一对38mm的无标碳圈,标称330g,实秤340g+,也算是靠谱。条帽用的铝条帽一个0.4g,加上协达1422的辐条一根5g。最后整个轮组实秤1210g,有点遗憾,没有进1200g。这对山寨碳刀不知道是编的不好还是说本身底子不好,虽然重量轻但没有想象中那么灵敏,爬山还不错,就是平路巡航没有我预期的让我avs在35以上。有朋友劝我别太贪心,说38mm的碳刀就是这样子,平路爬山都还可以,到最后其实就是都不出色。唉,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怎么可能鱼和熊掌兼得。

现在这对zipp 404刚到手一个星期,还没来得及去试试,有空再写一篇zipp 404的帖子。

平平淡淡才是真……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弯把篇

关于弯把的帖子,其实论坛里的前辈已经谈了很多。我就来献丑讲讲我对弯把的认识吧。大家常见的弯把主要分三类,人体工学把,意大利小弯把,比利时大弯把,在以上三种基础上又有一些所谓的破风把,椭圆把等等的设计。除了类型,弯把还有三个主要参数,宽度,reach,drop。

首先是宽度,一般来说,选与自己肩宽的就可以,说实话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肩宽到底是指肩膀外到肩膀外还是胳膊中点到胳膊中点。各家品牌的弯把宽度标法也略有不同,比如坑爹的deda就是以外到外来标示,42的deda弯把其实是40。再比如更坑爹的easton,上下把的宽度是不同的,遇到这种牌子真是伤不起啊。其次reach和drop这个,就看每个人不同的喜好,比如我就喜欢drop和reach比较小的弯把。

至于哪种类型的弯把适合自己,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但是我要指出一点,有很多人都和新手灌输这样一个观点,矮个子手短的人选小弯把,高个子手长的人选大弯把。我必须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并不是矮个短手就一定要用小弯把,这是无稽之谈,不要因为小弯把带个“小”字就以为小弯把只能给小个人用。其实弯把的选择和手变类型还有人的抓吧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这里面太复杂了,有时间我再开个帖讲一讲。

就我个人而言,我强烈不建议大家用人体工学把,为什么呢?其实人体工学把是一段一段的,在抓下把的时候,就不能随心所欲抓哪里就是哪里,必须抓那一段。而且同等级的弯把,人体工学把往往更重。我比较推荐用deda的rhm类弯把,所谓的rhm弯把其实就是deda设计的比小弯把弯度还要浅一些的弯把,按形状分还是属于小弯把。rhm类弯把有很多,其中最经济实惠的就是deda zero 100,也就是我现在在用的,刚性很好,最重要的是价钱很实惠,而且调整手变时也比较方便。

调手变的一个小技巧就是放在平面上,然后调整到弯把没有摇动,此时左右手变就是对称的。原理和四只脚的椅子一样,如果不平自然会摇动。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调整手变和弯把的角度,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认为调整角度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顾上把位和下把位,要做到握上把位舒服,抓下把位也舒服。同时,上把位和下把位要保持接近水平,手变刹车与地面接近垂直。注意,我说的是接近,不是一定。因为受弯把和手变设计的影响,很多时候上下把位不可能都水平,而且某些campy手变在安装的时候要另当别论。

把立篇

把立我用过的不少,将近有10来个。就公路把立来说,我认为最好用的把立就是3t team,pro plt,deda zero100这三个。重量,刚性,价钱都取得了一个平衡。特别是deda zero100,用过这个把立之后我再也不打算换把立了。

把立主要看长度和角度,我认为公路车把立的长度不应该小过10cm,否则就会比较不好看。至于角度,3t的有-6和-17,deda是-8,plt是-10。3t的把立角度比较蛋疼,上管如果不是水平的选-17其实不怎么好看,而-6又有点翘。我个人觉得-8和-10在美观和性能上都是比较合适的。


坐垫篇

我在坐垫上也折腾过很久,前后用过蜘蛛,skn,aspide,slr,arione这几个比较出名的。闪电的一直想买个来试试,可惜假货太多,不敢下手。在我用过的这些坐垫里,我觉得slr和skn是最好的,尤其是slr适合很多人,不怎么挑人。其次是aspide,aspide这个坐垫哎怎么说呢,网上的评价两极分化,我感觉aspide是一个比较挑人的坐垫。如果合适那么它就很舒服,如果不合适那就难受死了。而且碳轨的aspide明显和钛轨的aspide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

arione这个坐垫只能说我和它没缘分,很多人都说舒服,我慕名买了一个,两个星期就出了,实在太难受,主要是觉得这个坐垫没有受力点。还用过飞贼的一个硅胶坐垫,据说是用女人隆胸的那种硅胶做的,也是软绵绵找不到受力点。还有很出名的prologo我不怎么喜欢,它的卖点是透气,用了朋友的好几次感觉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透气和舒服。至于蜘蛛嘛,蜘蛛其实也是挑人的,体重大的您就别惦记了,一准不舒服。其实我用蜘蛛就觉得很舒服,可惜我是外貌协会的,蜘蛛不怎么好看,所以放弃了。

选坐垫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坐骨宽度!如何测坐骨宽度呢,找一张海绵椅子,坐下去半分钟再起来,看到椅子上两个深深的点,那就是你的坐骨痕迹,赶紧找个尺子量了。一定要使你的两个坐骨恰好在坐垫的那个点上,否则怎么坐怎么累。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硬的坐垫更舒服。其实屁股坐在坐垫上坐久了疼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屁股肉陷在坐垫里和坐垫粘合了,然后导致身体在动的时候是坐骨和屁股肉互相磨,而不是屁股肉和坐垫互相磨。大家不信可以试下坐在软沙发里,然后动一动,看看是屁股和沙发在磨,还是屁股和坐骨在磨。硬的坐垫能更好避免这个问题,而软厚的坐垫就像大沙发,会黏住你的屁股。

总之坐垫这东西还是得多试试,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记得,不是你挑坐垫,是坐垫挑你。

自锁篇

我最早用的自锁是shimano的SPD自锁,因为山地用的也是SPD。后来买bianchi整车,原配了一个look keo easy自锁,再加上套件不是shimano,所以开始用look的自锁。我有时候看到论坛里有人争论look和SPD哪种好,我觉得挺好笑的。作为一个用过look和SPD自锁的人,我只能说两者仅仅存在特点上的不同,绝对不存在性能上的不同。用习惯了都好用,look有点不好的就是锁片磨损比较快,据说有个套,可是我从来不用。

look的锁片有分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的,也就是常说的零度锁片;一种是浮动式的,也就是常说的有角度的锁片。所谓的浮动式是指左右能有一定角度的转动。据说浮动式的好处就是能调整脚踝姿势,骑久了之后能微微调整使得不会那么不舒服。而零度锁片就是完全卡死,不能左右转动,这种适合比赛用。我用过浮动式的,因为我不骑长途,相比之下还是喜欢零度的锁片。附件里有浮动式锁片的原理图。

[ 本帖最后由 logariess 于 2011-10-14 10:29 编辑 ]
附件 未命名.jpg (34.17 KB) 2011-10-13 04:36


平平淡淡才是真……

7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2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277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膝又疼 发表于 2011-10-14 10:44
看过,确实不错,作者的真实感受!

嗯,我也是觉得真是好文啊
平平淡淡才是真……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爱车⊙多骑⊙不疼

积分
15900

黄花城东方红大村高崖口禅房妙峰山阳山

发表于 2011-10-14 1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猴 发表于 2011-10-14 10:47
嗯,我也是觉得真是好文啊

我最近也一直比较关注公路方面的信息,学习!
轮回就是男人戒烟女人减肥的过程...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安全开心骑行的风云客

积分
15281
发表于 2011-10-14 1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丰富 先顶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