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涞源的“飞狐”之称:
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定州做官的时候曾写过一首名为《咏雪浪石》的诗词,其中提到“飞狐上党天下脊”,南宋词人陆游也曾写下“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的诗句。这个“飞狐”可不是金庸先生在《雪山飞狐》中所提到的茫茫长白雪原,而是特指位冀中山区的涞源县。 …… 涞源盆地是由太行山、恒山、燕山三大山脉簇拥而成,也是许正是因为三山的精华在这里汇聚凝结,所以造就了一方奇山秀水。涞源境内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到商周时代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西汉时置县取名为广昌,汉初“高阳狂生”郦食其为刘邦出谋:“拒飞狐之险,守白马之津,以示诸候,形制之势,则天下所归矣”。这里的飞狐就是指当时广昌县及县北的飞狐峪。 飞狐峪倚其天险而被称为飞狐铁壁,为太行八陉之一。古语云:“宣大入中原有二门,居庸直其后,紫荆当其前,由后必于鸡鸣,由前必于飞狐。”意思就是说北国南下中原有两条途径,或经鸡呜驿取居庸关,或经飞狐峪走紫荆关。在今涞源县天以东10公里有一座野狐山,山上有飞狐庙,庙中供奉飞狐仙,飞狐山下的商代遗址被称为飞狐郡。历史上自隋至明,涞曾以飞狐为县名叫了767年,明代复名广昌。1914年广昌正式更名为涞源县。何为“飞狐”?相传有千年灵狐吃了万年松果在野狐山羽化成仙。灵性美丽的飞狐的影子,在历史的深处闪现,闪动着涞源历史的灵光,成为古代涞源人心目中的图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