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菜鸟,第一回写作业,不知道如何写起,姑且先记一下流水账。尽可能把细节写清楚,便于和我一样的菜鸟总结经验教训,和老鸟点评。 这次骑行之前,我总共参加了2次风云的活动,第1次是去三家店周自齐墓,第2次是解字石,解字石是我第一次单日骑行超过一百公里。上周成版组织的戒台寺和潭柘寺的活动我也报名了,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活动取消了,这周也没有合适我参加的活动,就在风云上发了个帖子召集12月10日有骑行计划的骑友,如果找不到同伴就打算单飞黄花城,幸运的是收到小追的跟帖,他和一个朋友打算周六去四海。赶紧发短信联系,得知他们周六早晨九点从辛庄桥出发,经七北路走立汤路到兴寿镇,我可以在沿途等他们。用谷歌一查,从兴寿镇到四海有54公里,从望京到到兴寿镇30公里,按小追他们的出发时间,10点钟到兴寿,到天黑有6个多不到7个小时的时间,最快在天黑之前能回到兴寿,从兴寿到望京的30公里我就只能夜骑了。权衡利弊,决定改成4+2,先开车到兴寿,然后再骑车进山,后来结果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周六,8点起床,煮了一大碗面条,炒了3个鸡蛋,吃的饱饱,因为开车也不怕吃的多。穿秋衣、抓绒背心、薄抓绒服、布外套(不能穿冲锋衣这是我的经验),秋裤、牛仔裤、皮护膝、戴线手套。带了6个士力架,1小包饼干,2瓶矿泉水,1水壶热水,组合工具一把,撬胎棒2个,瑞士军刀1把,备胎1条,厚皮手套一双,羽绒服一件,白报纸一叠。出门之前在秋衣里贴身垫上1叠白报纸。这是幸福公社老田教的绝招,冬季骑行时贴身垫上报纸,既挡风又吸汗,纸湿了以后扔掉内衣还是干的。之前去解字石我试了一次,效果很好。就是有一个缺点,报纸的油墨会沾在身上。所以这次改用白报纸。 9点准备就绪出发,9点45到达上苑村,停好汽车,组好自行车,戴上行头,为了预热时速控制在18公里左右,10点04到达安四路和怀昌路口,此地离上苑村5公里。10点九分接小追电话,说路上扎胎了,要晚到一会。 10点40小追和心如止水到达,一起出发开始爬坡,12点爬上慈悲峪,休整了几分钟,拍照,喝水。心如止水感觉今天状态不好,就在慈悲峪和我们分手,放坡回兴寿吃午饭去了。我和小追开始放坡,下到九渡河。小追计划先到四海,然后放坡下到黄花城后吃午饭,免得先吃完饭后打不起精神爬坡。过了黄花城到延寿山的分水岭,也就是延庆与怀柔界,这就是我们骑行的终点,是17公里的爬坡,小追一直在我前面几百米处,距离拉远了就停车等我,其实从兴寿出发就是这样。路上感觉饿的厉害吃完了4块士力架(在慈悲峪和小追一人吃了一块)。到杏树台村,,小追看了电子地图说还有7公里左右的盘山路,时间已经将近2点了,我感觉快到极限了,一是这样会拖慢小追的速度,而是想到回程还要反爬慈悲峪得留一些力气,就和小追商量他独自上去,我留在这等他,或是回黄花城找个饭店等他。小追走后我就地拍了几张照片,喝了带的热水,看到曲折漫长的盘山道一直通往山上,山顶上的公路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可以看到公路的护栏反射着阳光闪闪发光,看的令人绝望。休息了一会,恢复了一点力气,看看码表47公里不到,就想干脆再往前走走,凑够50公里的整数,于是一点一点往前蹭,曾到50公里时,还没见小追下来,就想再往前走走,等到小追放坡回来再掉头往回走,2点36分收到小追短信说已经到顶准备放坡了,我赶紧打电话给他说我在你后面,你下来我们一起走。不一会就见小追下来了,我正准备掉头,小追说已经没多远就到顶了,我陪你上去,又爬了1公里左右,到了分水岭下面一点的一个观景台,就是我在山下看到的闪闪发光的地方,它修在公路的外侧比公路高出一米多,在外面就是悬崖。我们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后,我把相机留给小追,让他再拍一些风景照,我则继续往几百米外的延庆和怀柔界标处骑,3点04到达界标,码表显示53.38km,想拍照留念才想起来相机留给小追了。下到观景台处,换上羽绒服,在线手套外面套上皮手套,放下帽子上的面罩开始放坡,真冷啊,两双手套指尖还冻得发麻,小追比我穿的薄,更是冷的厉害,停车休息了2次,放到坡底。 返程一直到过了黄花城发现由于是淡季,基本上所有的农家院都停业了。我建议到九渡河村找个饭店吃饭,之前我开车走过几次,那是一个很大的村子,就在慈悲峪下来以后加油站东边。悲催的是,到了九渡河村才发现粗略的印象是多么靠不住,偌大的一个村子,理发店、粮油店、超市、五金建材、熟食店应有尽有,唯独没有饭店啊。在加油站对面有一个针对游客的农家乐,看起来也已停业多时。没办法,我们分食了我带的那一小包饼干,我脱下羽绒服,穿上外套,开始反爬慈悲峪。 开始小追放慢速度跟我一起骑,后来我实在跟不上他的节奏,就让他先走,到坡顶等我。这时我是又累又饿,时速在8、9公里左右,时速一低于6公里我就下来推车,大约1、2分钟后体力稍有恢复后再上车骑,推了4次,于4点58分上到慈悲峪坡顶,小追等了大约6、7分钟,在坡顶我们没有休息,我换上羽绒服,戴上皮手套开始放坡。大约在银山塔林路口前后天完全黑下来了,小追打开手电,两人就着灯光趁着月色继续前行,好在当晚月光非常好,单靠月光就能看清道路。 到兴寿怀昌路路口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在那里和小追分别,从那到上苑走怀昌路只有5公里,路很窄,汽车很多,大灯照过来即使侧过头,也会有一瞬间眼前一片漆黑,左边是车,右边是树和京密引水渠,那个都惹不起,骑的人提心吊胆。5公里的路感觉有十几公里那么长,总是怀疑是不是什么时候走过了。终于前方水渠对面出现一片灯光,6点10分到上苑,筋疲力尽,感觉连把车放进后备箱都有些吃力。这时感到昨天决定4加2是多么的英明啊,不说去的时候多出的30公里路,单只回程兴寿到望京这30公里肯定骑不动了。上车后,把空调开到最大,直到6点38上京承收费站才感觉缓过来点。7点20到家,发短信给小追,七点半收到小追短信说也到家了,实在太强了,和我开车的速度一样。 码表显示:骑行108公里,时间6小时55分,平均速度15公里,最高时速44.45公里。 经验教训总结: 1、垫报纸是个很好的方法 2、羽绒服和皮手套最好带上 3、冬季进山一定要带足食品,最好带压缩饼干 4、带保温杯装热水 5、出发时间尽可能早些 6、手电一定要备着,即使你从来不打算夜骑 7、用p8爬坡确实费劲,在此向骑p8走川藏线的songbie同学表示敬意。 8、冬季进山骑行的感觉很好,宋人郭熙说:“冬山惨淡而如睡”,尤其是北方的冬山,老树寒林昏鸦,别有一番韵味。是中国画的一大永恒的主题。 因为一直忙于赶路照片没拍几张,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