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10 08: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搞专用道就不用了,毕竟那个成本太高,而且有形象工程之嫌。其实门头沟已经搞得很好了,骑行环境相当不错。如果说要改进,我有几点想法(暂时就想到这些,以后想到再补充):
硬件方面:
1. 在路边多修些休息区,尤其是坡中间。车友骑累了可以休息一下。目前的情况是:国道路窄,没有专门的休息区,在路边休息比较危险。这一点可以借鉴妙峰山,路边有许多开辟出来的小平台,既可停汽车观光,也可供自行车休息。
2. 在隧道里增加灯光照明。我已经看到东方红隧道的改进(估计是为了环京赛),但其他的隧道还没有。自行车不比汽车,没有那么方便的照明设备。
3. 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识,主要是提醒机动车避让自行车。例如东方红隧道里面,就曾经发生过撞车事件,而且撞人者还逃逸。因为黑灯瞎火,也不知道是谁撞的。必要时可以在隧道里面增设摄像头,以防肇事逃逸。4. 路线还是原生态为主吧,别因为迁就自行车而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不过在路边多种些树是有必要的,一为绿化,二为遮阳。4. 处理好道路遗洒,及时填补路面上的坑、清理土堆等,提供更安全的骑行环境。有些对于机动车来说没什么危险的坑,对于骑车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大威胁。
软件方面:
1. 门头沟离市区较近,一般车友不会在那过夜,所以住宿信息我觉得不是很重要,但吃饭的信息却可以加强,尤其是吃中饭。建议:与网站合作,推出门头沟骑行攻略,提供多种层次的骑行线路和餐饮攻略。如果有意向,我想,风云车友会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共同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
2. 公园等公共场所要允许自行车进入。我知道这是一个矛盾,有些骑车人(尤其是骑民用车或电动车的)相当的不讲秩序,这个就要考虑政府的管理能力了。我希望不搞一刀切。公园对自行车开放,将会很有吸引力。
3. 加强宣传,多宣传骑车的好处,发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把骑车从单纯的代步转变为一种运动、一种休闲理念。建议:多利用公共宣传平台,例如布告栏。
4. 选择合适的地点,开辟自行车主题公园。这个倒不是形象工程,而是真的可以让车友从中受益。
5. 门头沟城区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机动车逆行、占道、抢行现象比较普遍,经常有车友在城区道路上因为机动车的影响而出事故。对一个区来说,要想通过自行车来拉动经济,那么城区也一定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否则大家都绕道而行,即影响形象,也影响经济。建议:多增加摄像头,加大机动车交通违法的惩处力度。
6. 多搞些有影响力的自行车主题活动,例如趣味竞赛、知识大赛等,让大家切实感受到骑自行车的乐趣。
7. 鼓励自行车相关的商家入驻门头沟。政府可以考虑对于低碳环保型的企业和商家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海淀主打高科技,高科技企业有税收政策优惠,门头沟可以主打环保绿色,对于低碳减排的企业有优惠……)
这是一个艰苦的系统工程,不是修几条路就能万事大吉的。需要改变的,不只是软硬件设施,更主要的是改变观念,尤其是公务员的观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公务员参与进来,骑车百遍,其义自现。 如果哪天门头沟区的公务员都骑车上下班了, 我相信,自行车的春天也就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