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来源:环球时报·都市生活
还有什么比沿着塞纳河畔在星空下骑行、并且不时有流星坠落更漂亮?
还有什么比身处芬兰任意一个幽静的无名小湖边,守着你的帐篷、自行车、炉子,享用你捕获或采集的食物更让人满足?
还有什么比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云间穿行,并不时看到雪山绿地和玩具般的小屋更让人欣喜?
还有什么比在一次穿越东南亚的漫长单车之旅中,突然因为一阵栀子花的幽香而涌起的童年回忆更让人怀旧?
还有什么比经过整夏的锻炼,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骑行一整天并爬上向往已久的喜马拉雅某座山峰更让你觉得自己强健?
还有什么比穿过一个黑暗的隧道,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绝处逢生的瀑布更加奇妙?
还有什么比回到一次旅行的终点、再开始新的旅程更让人满意?
还有什么比梦想成真更美好?
……
也许是因为双脚蹬着自行车出游彻底抛弃了尾气和噪音,足够绿色、足够环保;也许是因为自行车能带你轻松钻入汽车无法到达的任意角落,并一头扎入到风景里,足够自由、足够深入;也许是因为经过艰辛的骑行,将自己完全暴露在自然里,将汗水洒在风里、洒在途中的感觉足够运动、足够健康;又也许约上三五个好友一同出游,把城市的繁杂喧嚣暂时忘却,而到农田山野中无拘无束地穿梭足够时尚、足够快乐……
不管怎么样,自行车旅游在中国国内已经日渐流行,骑车旅游爱好们或独自出游、或成群结队的四处游历,在路上享受着“骑”乐无穷:在阳朔街头,随处可见“NO BIKE,NO YANGSHUO”(没有自行车就没有阳朔)的标语,每天骑车驰行在阳朔公路上的游客高达4000多人;在杭州,人们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和当地如梦似幻的风景打包出租,成为西湖旁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北京胡同,在丽江古城,背包客们骑着自行车灵活的穿梭,骑到哪里算哪里的随遇而安让人着迷。
另外,以大学生、白领为主力人群的骑车俱乐部、骑行车队等一些活跃的骑行族联盟也在互联网上声势渐大起来。这群志同道合的自行车爱好者们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长线骑行活动,简单快乐的享受旅行。当然,也有一些更狂热的自行车旅游爱好者已经把车轮骑出了国门外,到异域的风土人情中去骑行、去流汗、去感受。
其实自行车游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旅游风尚,早已风靡世界,备受国外游客推崇,不少国家已将其列为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荷兰,自行车早已不再拘囿于交通工具的藩篱,成为几乎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也升华为独特的文化,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在瑞士,为发展自行车游,近年来修建了覆盖全国全长3300公里的自行车公路网,骑车旅行已成为瑞士旅游业中一个重要项目。另外,在丹麦,每年骑车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超过五万人;英国自行车旅游的年收入达到二点四亿英镑;在法、德、比利时、瑞典等国,还以骑自行车一日游的时髦体育旅游消遣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踊跃参加。
当然,这种自由骑行的风气不仅仅止于欧洲,随着欧美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范围,他们所热衷的自行车旅游方式也在尼泊尔等亚洲国家蔚然成风。
去年12月,荷兰国家旅游会议促进局“海平面下的骑行”口号征集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去风车之国体验自行车上的逍遥生活让很多人跃跃欲试。据记者了解,现在国内的旅行社很少有专门针对或涵盖自行车旅游线路的出境游产品问世。华远国旅市场部经理孙丽禅对此分析道:“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虽然越来越深入,但是暂时还没有到这个层面。何况自行车对于国人来说也太过稀松平常,相比花钱出国去骑自行车旅游,大家也许更愿意选择一些新奇、刺激的项目。”尽管如此,但孙丽禅介绍说,还是有一些热衷深度旅游的人们通过自助游的方式在国外体验了一把骑行的别样感觉,甚至有顶级发烧友自费组团去法国沿环法自行车赛道感受了一番梦寐已久的骑行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