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9 2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程与吃住
本帖最后由 水木清杰 于 2012-5-20 14:31 编辑
住宿篇
出发前我还想着可能要露营,就准备了睡袋帐篷之类的东西,后来想想一路城市多,没必要,就没有带了。出郑州的时候遇到一哥们,是从北京到南阳去的,比我晚出发一天,也是一个人。他没怎么沿国道走,靠谷歌地图,走村里的小路。他的装备行头都是参照进藏的标准,所以帐篷也带着。不过睡两晚他就受不了了,各种担心以至于整夜没睡好,而且帐篷还增加了负重。于是他把帐篷、插线板什么的给邮寄回去了。
说实在的,临行前还想这想那,担心吃住问题,到路上就发现这完全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条线走的货车车,为司机们准备着,沿路很多停车、住宿的地儿。而且既然不用担心吃住问题了,那就可以随遇而安,路线计划也是没必要的了。每天想走多远就走多远,到哪不想走了就住下。即使车子出问题了,推个几公里也会有城镇的。最开始我的行程安排是按照《骑车游中国》上的路线来的,我之前发的帖子里有,基本都一个大城市到另一个大城市。后来,因为天气、体力、车况等因素,差距就很大了,以下是我的每日行程。
D1——北京出发,到保定,宿火车站东边一小招待所,15元一床位。不能洗澡,有电视。附近小旅馆的单间20-30元,可洗澡。
D2——到石家庄铁道大学。在铁大后边一小区找了个日租房。40元,有网线,热水洗澡,比较干净。
D3——离内邱县城几公里处的村子。逢雨,不想骑,就在路边找了一个小宾馆住下,洗衣服。30元,双人间,有电视,公共卫浴。(没特别注明,都有电视和公共卫浴、热水。)
D4——邯郸,矿院,即河北工程大学。日租房,30元。休半天,去了邯郸博物馆,丛台公园,学步桥。
D5——鹤壁。国道与淇滨大道岔路口附近一小旅馆,一条街都是旅馆。离汽车站近,对面是捷安特专卖店。住宿20元,用店家的洗衣机洗的衣服,老板人很好。有35元的电脑房,我手机上网基本够了,也没多少精力。
D6——郑州,河南农大北门小巷里一招待所。农大北门出来是一条小吃街,再往里就是一些小招待所。30元,房间带卫浴,正好洗车。
D7——休整。下雨不走了,顺便修整。附近很多地方可去,本想去洛阳看牡丹的,问路问悲剧了,绕半天没出郑州就没去。在郑州的五餐都是在那条小吃街解决的。
D8——西平。天气很好,出郑州遇车友,一路同行到许昌。身体状况也好,就继续走了。到西平时断了一根辐条,右脚踏嘎吱响,便停下住宿。20元。
D9——信阳明港镇。本想骑到信阳修车的,不过顶着风,到明港就不想走了。京九宾馆,20元。
D10——广水杨寨镇。顶风不好骑,过武胜关的搓板路骑得我很没精神。一个什么餐馆,带住宿的,25元。
D11——武汉,第一医院附近小区。到武汉一会就开始下雨,没有过江。住朋友家,六楼,搬车上下(安全起见),省钱不容易啊。
D12、D13——武汉理工大学,住朋友宿舍。又六楼,不过宿舍楼里放车还是比较安全的,没搬车。第一天过长江大桥,逛东湖、武大。第二天去户部巷、乘渡轮过江,逛步行街。武汉少有自行车道,红绿灯也少,总之过桥过路不容易,安全第一小心骑行。
D14——赤壁。过陆水二桥一饭店,带住宿的。25块,没电视。当天下午不断有阵雨骚扰,没心情骑。
D15——汨罗新市镇。岔路口东边一家庭旅馆,15块。地方大,洗车、洗衣服。岳阳过来遇一车友,毕业旅行,北京到广州去的,每天走几十百把公里,随意停留,玩得不亦乐乎。在新市镇分手,他去汨罗县城。反正白天到不了长沙,我也就没骑了。
D16——长沙,岳麓区。开始蹭吃蹭住的日子了。爬岳麓山,坡比较陡,人多,一路养眼妹子。过湘江大桥,橘子洲不让骑,逛太平街、坡子街,沿湘江骑行,风光不错。
总之,沿路住宿不成问题。基本可以住一楼,车子放房间。不然,也能放院子里或大厅,仅有一次在邯郸,车子锁在楼道里。能洗澡就能洗衣服,要用洗衣机的话就看人品了。不过衣服不洗没关系的,骑车不会感觉不舒服,休息时换一身就好了。需要电脑上网的话,加点钱似乎也不贵,不过我是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的,手机发微博都懒得,码表也会忘了记录。至于空调,我想如果需要用到的话,白天骑行也是够艰难的了。
饮食篇
我是个好养活的人,米面通吃,咸辣不拒。北方到南方,饮食方面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就我一路而言,河北到河南以饼面为主,河南到湖北米面皆有,湖北到湖南则米食为多了。从北京到武汉,我只在石家庄蹭了朋友一顿米饭,其余都是吃的饼面等面食。在河北见识了各种饼,便宜,味道也不差。保定的驴肉火烧,吃着总感觉跟肉夹馍差不多。其他没吃着多少特色的东西,我要求也不高,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到了河南,吃的就要丰富一些,味道也要丰富一些。在郑州的时候,五餐全在农大对面的小吃街解决,一直吃那酱香饼(似乎是)不觉厌。胡辣汤不错,微微辣,泡油条好吃。还有吃过一些其他类似胡辣汤的,不知道啥名,早点摊有。信阳的热干面在河南境内比较有名,我在明港吃了一碗,跟后来在武汉吃得差距较大,不知道是不是两地热干面本就有这么些差异。
到南方,吃面一般就是挂面了,写着东北、山东招牌的餐馆也少有水饺的。所以到湖北后,基本就是吃米饭了,晚餐就是炒菜加啤酒,偶或来点烧烤之类。孝感的米酒挺好喝,跟北京超市里卖的孝感米酒还不大一样。超市里的麻糖都是大礼包,没有散装的,所以没尝。武汉小吃多,户部巷的小吃比较有名。不过那地方成了旅游景点,人就多得可怕了,我去的时候恰好是五一。人多没关系,进去一看,不少蒙古烤串,顿时我就感觉自己在地坛庙会了。因为中餐吃撑了(在理工食堂吃的,朋友硬给打了四两饭,没浪费),就尝了几样,精武路鸭脖,鱼糊粉,豆皮。之前吃过蔡林记的热干面,感觉也一般。除了户部巷这样有名的地方,一些学校附近的小吃街也是不错的,可惜下雨我就没去成。当然,学校食堂也很不错的。除了鸭脖比较辣,整体而言,武汉的吃食算是微辣吧。到了湖南,吃的就都要辣一些,所以,点餐前得先说不要辣。长沙小吃也很多,太平街坡子街火宫殿那一块比较有名,可以骑车去逛逛。小吃太多,不介绍了。不能吃辣的话,先问一问为好。
总之,有住就有吃,不用担心。越往南吃食越丰富,面食往米食过渡。我对吃的东西要求不高,只能写这么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