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按
照传统观点,中国不富裕人口储蓄率过高,提高社会保障有助于释放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
中国西南财经大学(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的一项调查表明,55%的中国家庭很少甚至没有储蓄,认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会为了教育、医疗和养老而拼命攒钱是不正确的。
2011年进行的这次调查以8,000户家庭为样本。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最富裕的10%的家庭控制着全国财富总数的86%,收入占到全国家庭总收入的56%。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给出的32%的官方数据,由此可见贫富不均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无论是在国际上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从历史上进行纵向比较,中国的贫富差距都应该引起警觉。根据1995年和2002年所作的调查,那时候中国最富裕人口只控制财富总量的30%和41%。在美国,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的数字显示,10%的最富裕人口掌握着财富总量的74%。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对金融和社会稳定都会有影响。
中国的富人已经在申请护照和购买海外房产。由于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人,一旦他们集体移民,将给中国银行系统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中国的不富裕人群之所以能够忍受不公,只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也在增长,如果他们的收入不再增加,对这种根深蒂固的富人特权就不会那么容忍。
中国一心想改变轻消费的增长模式,但迄今为止,政府一直侧重于扩大公共医疗、教育和社保服务支出,希望减少人们储蓄的必要性,释放更多的购买力。
但这样做根本不起作用。中国的普通家庭不愿意多消费,不是因为存钱太多,而是因为收入太少。对应的,中国富人把钱存起来,不是因为他们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钱太多了花不出去。所以中国促进消费的最好办法不是扩大公共服务,而是提供一个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
该贴已经同步到 切诺基2500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