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第一次参加风云骑行活动,感受很多!
1. 感谢组织活动的成版等几位热心的骑友,他们要照顾百人队伍的安全,秩序,路线,补给,聚餐,学习,交流。。。十分不易,但组织得非常好,热情周到,让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我感觉很温暖!
2. 认识了一大帮骑友,年轻的二十出头,年长的接近七十,真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骑友太多,一次记不下几位,相信多参加活动就能彼此更加熟悉,尽管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骑友们发自内心的友爱,互助,和洋溢在脸上的快乐都能让人忘掉疲惫,忘掉工作的压力,充分享受健康的生活。
3. 减肥健身效果显著,住着北面,看码表往返超过130公里(包括回程走错路10公里),爬了戒台寺的大坡,下来又爬了千灵山的小坡,太挑战了,虽然下车推了两小段,但还是坚持完了全程。 第一次活动就这大的强度,能完成还挺美!回家一称体重,少了4斤,可能补水后还会反弹,就算少2斤也很见效果。
4. 健康后评价:回来还参加了一个晚上的应酬,招呼港澳台嘉宾,状态良好,没显出疲态。一直到今天腿不疼,腰不酸,没有当初预想的活动完一周生活不能自理。 说明骑行还是非常安全健康的运动。可能是自己体重太大的缘故,屁股还没练出来,骑得过程中屁股还是有点疼,尽管套了硅胶座套,穿了带硅胶垫的骑行裤,可能多骑几次能练出来铁屁股吧?
5. 第一次活动,心里没底,一路根本顾不上欣赏风景,生怕掉队,就一个字“蹬!”,下次应该会从容点。
6. 聚餐好热闹饭菜好丰盛,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近几年来吃得最香的一顿!
7. 关于器材,参加活动明显感觉虽然是骑车,车确实不如人重要,车的档次和骑行表现基本没关系,骑菜车一样嗖嗖上山,全碳的一样下来推。年龄也不是问题,六七十岁的资深骑友根本不输年轻人,看来这项运动老幼咸宜,可以作为长期爱好。
8. 回程自作聪明险些没回来,大约在京石高速到四环的岳各庄桥附近,看到前面的骑友奔路标指示的五环方向去了,以为人家住南五环,没敢跟,也没来得及问,自个照着交通指示牌“四环方向”就去了,坑爹的交通指示牌,开车习惯了,看到入口就进,结果呢,京石高速主路!靠,出不来了,旁边汽车呼啸而过,还纷纷好奇的探出窗外,不解的看这个自行车怎么上了高速! 只好故作镇静,贴着边蹬吧,盼望着下一个出口赶紧到,总算出来了,有惊无险,一身冷汗。下次再不单飞了!
9. 背包虽然没多重,130多公里也不舒服,背上的汗没法及时蒸发,回来果断装上早买好的行李架,接受活动中一位老哥的建议,以后身上能不背东西就不背东西,有自行车呢,干嘛给自己找罪。
10. 上山很热,下山很冷,多备件衣服十分必要。另外,出去骑行最不能少的就是水,我带的750ml的水壶,一路上喝了四壶,还不算吃饭时补了不少水,连个厕所都不带上的,全出了汗了。下次多带水,确保及时补充。
11. 回程从南到北刷了半个四环,感受四环对骑车人实在不友好,很多地方辅路走着走着就断了,得绕老远才能回到四环辅路,过个立交桥,汽车很顺,自行车却要盘好几个270度的弯,这还是说的顺着四环直走,不知道规划设计桥的人咋想的? 现在提倡绿色出行,这种道路水平让骑车的人情何以堪?
12. 这趟骑行,尽是美好的回忆,也有两点不足,一是这条线路确实如主持人所说车多路窄,而且土大,尘土尾气让人很苦恼,坑洼砂石路段也有,希望以后能尽量多推荐一些干净、安全的骑行路线? 另外:说8:00集合,8:10出发,不等人,大部分骑友都准时甚至提前到了,但出发还是拖到了8:40,早上一路狂奔准点赶来,满头大汗,等待出发很冷。最关键是这样的习惯不好,说不等就不等,大家都应该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特别理解组织活动的不易,尤其这么大规模,希望活动越组织越好。
最后再次感谢热心组织活动,无私奉献的组织者和众多参与服务的骑友们! 期待下次活动再见! |
-
穿衣服的才有资格蹦高
-
吃饭抽奖其乐融融
-
大高个讲解各种刹车调整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