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泡泡咖啡 于 2012-9-21 03:28 编辑
单日破400——首次尝试马自骑
9月15日,泡泡咖啡、刘意斯、26哥三人进行了酝酿已久的单日挑战400活动,行前准备充分,尽管保密工作很到位,但还是被26哥打探到消息,于行前4小时火线加入马自骑挑战400团队,大家于午夜零点影剧院出发,过程很艰苦,其中二人次摔车,三人次补胎,返程时有段时间骑在车上打瞌睡,经过艰苦奋战,有惊无险,于午夜24点前返回燕郊,如期完成挑战计划,26哥由于出行仓促,车况未及检查,致使途中发生爆胎意外,无奈中途返回。此次活动的主体是小白河+环密云水库+青松岭,三个路线打包,全程412公里,山路超过250公里,爬坡总高程4000米(估算),单日突破400公里已不是神话,特此通报。
行前制定了详细的路书,通过搜狗整理了途经的地名和距离信息,分三个阶段实施,根据道路情况和难度预设了完成每个阶段的门槛时间,有利于合理用时和分配体力,事后证明这个预案是非常有效的,也是活动得以圆满完成的保障之一。
具体进程
路书全程402公里,设计全程骑行用时22小时(含休息时间),预留了2个小时机动时间应付意外情况,过程控制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燕郊—琉璃庙(柏查子村)—黑龙潭,132公里,设计用时8小时,骑行用时7小时,加上修车、照相、早餐时间1小时,正好8小时完成,其中细分3个小段:
燕郊——雁栖湖, 70公里,全程平路, 3小时完成,提前的5分钟用于雁栖湖休息。 雁栖湖——琉璃庙(柏查子村),29公里,上、缓坡,2小时完成,提前的10分钟用于柏查子村休息。 柏查子村——黑龙潭,33公里,上下、大坡,2小时10分完成,提前的50分钟用于中途照相、观景,黑龙潭早餐、修车。 总结:行前对小白河大坡有所顾忌,用时预留了3小时,由于凌晨山里气温低,大概只有7—8度,大家骑的比较快,实际骑行2小时,提前的1小时正好早餐、修车、休息。由于过程控制计划周密,心里有底,沿途遇到的好风景也不放过,途中拍了一些照片,在小白河观景台上还看到了壮观的日出和云海瀑布景观,可遇不可求,不虚此行。第一阶段开局堪称完美,有充足时间补充、休整,如期翻越小白河,也奠定了后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第二阶段:黑龙潭—密云县城(长城环岛)—青龙潭,135公里,8点整黑龙潭出发,设计用时7小时,实际用时8个半小时,该阶段情况复杂,消耗了预留的机动时间1.5小时,具体情况细分4个阶段:
黑龙潭——太师屯,53公里,平路、缓坡,3小时完成,11点到达太师屯,如期完成活动计划难度的一半,没有结余时间,到达太师屯之后继续去水库大坝,中途没有休息。 太师屯—水库大坝—穆家镇,27公里,上下缓坡,12点到达大坝顶,午餐、休息用时40分钟,到达穆家镇时中午1点10分,途中补胎一次,2小时完成该段进程。 穆家镇—密云县城(长城环岛)—巨各庄村,25公里,全程平路,骑行用时1小时,处理26哥爆胎事故大概20分钟,于2点40分与26哥分手。
巨各庄——青龙潭,30公里,平路、缓坡,用时不到2小时,4点半到达青龙潭,当时4点时途中补水,与穿越通了一次电话,通报了进程,一路没休息。 总结:第二阶段水库环线难度不大,前半程是缓坡、平路,后半程是起伏路况,如期到达太师屯后,情绪乐观,临时决定走难度较大的水库环线去大坝游玩、休整,比原计划多走了几公里路坡路,之后我和26哥又相继出现了扎胎、爆外胎意外,占用了机动时间,致使后续进程时间紧迫,为了抓紧时间,放弃了FB,途中依靠自带食品补充。 需要说明的是,在巨各庄处理完26哥爆胎之后,我和刘意斯继续青松岭,当时码表230公里,时间2点40分,后续路程还有180公里,还有9个多小时到晚上12点,后续路线反爬青松岭没难度,只是翻过青松岭后有几公里修路(行前向穿越详细了解过该段路况),其他100公里都是下坡、平路,全程只需保持20的均速,完成计划问题不大,前提是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此刻感觉到了时间紧迫,后续的进程要抓紧时间了。
第三阶段:青龙潭—青松岭—燕郊,135公里,设计用时7小时,实际用时7个半小时,其中细分三个小段:
青龙潭—黄酒馆—青松岭,28公里,缓坡,2个小时完成, 6点20分接到26哥电话,得知他已经安全到家,当时我们已经过了黄酒馆叉路口,距离青松岭标志没几公里路程,反爬青松岭很轻松,感觉还没焦庄户大坡难度大,很快就上去了,不到7点放坡到达青松岭标志处,照相留念,抽了一根烟之后就下山了。 青松岭—南独乐河,46公里,全程放坡, 2个小时完成,青松岭之后有几公里修路不好走,有几处需要推车通过,由于早有准备,也还算顺利,就是快不起来,过了黄崖关之后路况才正常,基本以30左右的速度放坡滑行,这段路耽误了一些时间。 南独乐河—马坊—燕郊,61公里,全程平路,3小时完成。过了平谷县城之后,临时决定改道密三线,经马坊、李旗庄、走G102国道返回燕郊,原因是为了回避木燕路的黑暗,结果证明是正确的选择,还少走了大约2公里路程。 总结:第三阶段如期完成,代价是一路几乎没有休整,只是路过京津交界处检查站时休息了一会,补充食品,值班的警察提醒说山里时常有狼出没,要我们路上小心,说实话,当时心里确实有点犯嘀咕,一路控制30以内的速度小心放坡,带着手闸,不敢太快,加上山里气温低,放坡冷的打哆嗦,注意力很集中,顺利通过金海湖环线路段,赶回了一些时间,只是过了平谷县城之后,才感觉到很困乏,基本是以20的速度巡航,坚持到燕郊,完成全部行程。 行前预测只要12点前通过太师屯,完成后续计划就有把握,后面只剩一个青松岭,用剩下的12小时完成会很轻松,所以第二阶段临时增加了难度,没走G101去密云县城,而是走水库环线去大坝玩了一圈,动用了机动时间,也为后续进程增加了心理压力,差点影响了全局,好在没有再发生意外情况,最终确保活动圆满完成,想起了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确实有道理。
介绍一下马自骑运动:
其实单日挑战400公里,早就不是什么神话了,有一种运动叫马自骑,是指24小时自行车马拉松骑行运动,城际之间的路线,行程在420公里左右,长三角地区开展的较为普遍,有些线路每年都有比赛,如上海——黄山、上海——南京,一般是由俱乐部组织,参与者都是业余骑友,当然报名参赛也需要一定的门槛,不是谁都能参加的。 其实,对于长期坚持锻炼的骑友来说,只要科学运动,合理运动,很多人都能参与其中,最近燕郊车友挑三、破四已有10人之多,就是很好的例证。有了这次破四的经历,心里有底了,也为今后的长途活动提供了经验,个人感觉,行前制定一个周密详实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今后可能会尝试召集马自骑活动,比如北京——天津滨海新区往返线路也很适合,希望有志于挑战自我,关注马自骑运动的车友多多交流,期待后续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