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在阿里云OS(阿里巴巴集团的手机操作系统)因是否兼容安卓(Android)的争论而与谷歌(Google)交恶10天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动作。9月23日,该公司宣布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数据官(chief digital officer)陆兆禧将兼任该业务总裁。 本月13号,宏碁(Acer)由于谷歌施压而取消了推出基于阿里云OS的原定计划。原因是谷歌认为阿里云OS与安卓系统存在非兼容性,即安卓平台上的应用有可能无法在阿里云OS上正常运行。这显然有违谷歌想把安卓打造成一个各方共同优化的生态系统的想法。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有海尔和天语两家厂商推出了基于阿里云OS的手机。海尔和宏碁都是OHA(Open Hands Alliance,开放手机联盟)成员。 按照阿里系的惯例,这意味着前阿里云总裁王坚已经失去了对阿里云OS业务的控制权。在官方新闻通稿中,涉及王坚的只有一句话: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将兼任该业务(即云OS)董事长及CTO职务。 结合阿里巴巴一贯的对外宣传语境,这样的表述暗示着王坚近期的表现并不令马云满意。阿里内部人士向笔者透露,王坚之所以没有步孙彤宇(淘宝网前总裁)和卫哲(阿里巴巴前CEO)的后尘而离开阿里集团:一是因为与谷歌的纠纷并未结束,现在就宣布王坚出局的话将坐实舆论对阿里云的种种指责;二是陆兆禧对阿里云OS尚缺乏了解,需要王坚继续抓技术问题。 马云的这番安排,显示出其并不打算放弃阿里云OS。1999年进入阿里集团的陆兆禧曾多次扮演过消防队员的角色:2007年,马云派他接替淘宝网总裁孙彤宇;2011年,马云派他接替当时担任阿里巴巴CEO的卫哲,后者卷入了供应商欺诈事件;这次又派他接替王坚掌管阿里云操作系统业务,显然马云是希望能挽回困境中的阿里云。 据阿里巴巴的官方介绍:在总裁职位上,陆兆禧将从集团层面为云OS业务配备最强的管理团队;并协同全集团的研发力量、市场和财务资源,全面提速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培养生态系统的形成,参与市场竞争,弥补云OS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在人事变动之外,阿里巴巴还宣布云操作系统业务(即云OS)将独立于阿里云事业群运行,接受集团直接管理;同时还将向该业务投资2亿美元。这意味着阿里云OS已经从阿里云事业群独立出来,成为集团单独培养的“种子”业务。 那么问题就接踵而至:如果阿里云OS如阿里巴巴宣称的是“有别于安卓的、独立的手机操作系统”,那么市场上是否还有它的生存空间?马云为什么还要加注阿里云? 仅就数量而言,安卓已经是手机领域的绝对“王者”。根据中国工信部官方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安卓手机在国内智能手机系统占据绝对优势,其中入网款式(工信部认证的机型)占比97.7%,出货量占比则达85.3%。市场分析机构IDC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以及平台市场占有率则显示,安卓阵营的出货量为1亿480万台,占市场总量的68.1%。 反观阿里云OS,目前这个号称独立的手机操作系统还没有几款真正的自有应用,该系统一直依靠“虚拟机”(阿里云自称)与安卓系统兼容、并由此实现应用的丰富性。除此,阿里云OS本身能否被市场所接受也仍是问题,目前来看,阿里云OS很难吸引到手机厂商冒着得罪谷歌的风险与其合作。 不过,近期有多家手机企业都表示了对自主操作系统的需求,这或许是马云加码阿里云OS的考虑之一。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9月18日表示,中兴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这也印证了中兴通讯正在研发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应对产业界未来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出现的专利大棒。据笔者所知,最近流出的华为会谈纪要中,总裁任正非也提到,华为也在做操作系统。任正非称这样做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因为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安卓系统不给我们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们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任因此认为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一旦谷歌、微软开始限制系统授权,“备份系统能用得上”。 但一位曾寻求和阿里云合作的国产手机厂商的高层也向笔者表示:大部分中低品牌的手机厂商并无自主操作系统的要求;中兴、华为等一线手机厂商也没有要抛开市场占用率占优的安卓系统而自立门户的意图,只是需要有一款系统作为后备,以备在与谷歌、微软交恶或者谈判不顺畅时可以用。 上述手机厂商高层说,谷歌以兼容性为借口对宏碁出手、叫停阿里云手机是有理有据,但却也从侧面证实了谷歌确实有意加强对安卓生态体系的管理。 华为、中兴等一线手机厂商对谷歌有所防范并不意外,但并不意味着阿里云OS就会有机会。论技术实力,中兴、华为并不在阿里巴巴之下;而论商业道德,与谷歌相比,有业内人士曾对笔者表示:阿里巴巴或许更加危险。在2011年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中,阿里巴巴一度陷入了外界对其商业诚信、契约精神丧失的质疑。 同样阿里巴巴也不会甘愿变成中兴、华为等的备用系统。如果仅作为备用系统,阿里云OS无法真正获得厂商的大力推广、也无法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如果要走备用系统这条路,阿里云OS的壮大机遇,只有建立在谷歌同时与多家手机厂商交恶的基础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声音猜测,阿里或许会效仿小米:即不依靠与手机厂商合作、而是推出自己的手机,再绑定阿里云系统并借助阿里强悍的电商渠道进行推广。在笔者看来,这种猜测浪漫有余、理性不足。即使三星也没有这么做。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厂商之一,三星不仅拥有完善的渠道体系、较高的品牌价值,还拥有从闪存、芯片到屏幕等全套的手机产业链,却仍未能把其自主开发的BADA系统(三星研发的新型智能手机平台)培育成功。相对而言,阿里巴巴并无任何硬件优势和经验,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奇迹? 如果要让阿里云OS这颗“种子”发芽,阿里巴巴最可行的办法恐怕就是抓紧时间从打安卓擦边球、做所谓自主研发的幻想中解脱出来,更切合实际地推出基于安卓系统的ROM(read-only memory),抢夺小米MIUI、点心OS、腾讯Tita等所在的定制ROM的市场。这既可以捆绑阿里集团旗下的多项应用,又可以重拾宏碁等手机厂商的信任。这种尝试会让阿里云更自由,无论是不放弃现有系统,还是完全基于安卓做开发。 在这个领域,目前只有小米的MIUI获得了极大成功。据其官方数据,目前已有400万小米手机用户。但随着小米科技将重心放在自营手机上,其基于安卓的ROM业务发展速度已呈逐步放缓趋势;曾经与夏普有过良好合作的点心OS则迫于巨头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而宣布转型开发应用;腾讯Tita尚未形成气候,与康佳合作的首款产品尚未正式推出。现在进军定制ROM或许正是最好的时机。
该贴已经同步到 切诺基2500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