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赵秋泽

天地之美·信仰之灵:西安-拉萨朝圣之旅【已完结】

[复制链接]

42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4597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459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秋泽 于 2012-10-6 21:56 编辑

D4 西安——眉县
                                                                             【日记】
    早起六点送走东南队,我们之后随西北队向西进发。在西安安定门边城墙下留影,出安定门吃早点。吃的擀面皮,还不错。
    之后出市区,准备上108国道去眉县。结果,西北队前骑岳烈士带错了路,走上了穿村过乡的泥泞小路。经历了踩水、陷泥、摔车之后,我们一路问过去,终于回到了108国道上。而此时也近正午,于是在一处小镇解决了午饭。
       108国道虽然路好了不少,但是大车非常多,大有北京110国道的风范,灰尘滚滚。
    下午的路上,大车渐渐变少。而国道南面远处,也开始能看见秦岭的群山了。途中竟经过横渠镇,即横渠先生张载的故里。于是果断去路边的张载祠拜谒了一下。可惜当时工作人员已下班,大门紧闭,没能进到“前书院、后祠堂”的院内看一下。
    接近晚八点,到达眉县。快到县城的一小段路有些小起伏,上坡为主。
    进城后,碰到了同是走丝路、但路线稍有不同的山东大学车协远征队。
    眉县县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夜市、地摊、小铺特别多,还挺便宜。找了一家店买了一件长袖,25块。

                                                                             【综述】
    出西安向西到宝鸡,大致有南、中、北三条线路。南线是107108省道;中线是108国道;北线是和高速并行的045国道。这三条线路,强烈建议走南线,路好车少风景好,就在秦岭北麓山脚下,却没有坡,实乃感受秦岭风采、休闲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另外两条就差远了···
    张载张横渠是北宋五子之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出自先生之口。他是有宋新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也对后世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若有车友经过横渠,当往拜祭之。

                                                                             【照片】

早起送别东南队:  

回坊安静的清晨:

和西北队一起出发:

从安定门出古城:

前骑带错路,泥土路走村串乡:


遥望秦岭:



张载祠·横渠书院: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1949

风云币

0

活动币

262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2-10-6 2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soso_e179:}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412

风云币

0

活动币

657

积分

木甲骑士

积分
657
发表于 2012-10-6 2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10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17

积分

布衣骑士

积分
117
发表于 2012-10-6 2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4544837456161143638_2:}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42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4597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459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5 眉县——宝鸡

【日记】
    今天由于大部队要在宝鸡搞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所以只花了上午半天时间骑了六十多公里,到宝鸡住下了。
    上午阳光很大,气温也挺高。昨天在眉县买的长袖充分发挥了防晒的作用。一路虽然路况很好,但是起起伏伏,比较磨人。出发前一个月忙期末没怎么骑车的后果开始显现了,比较乏力。
    越往西行,离南面群山就越近。而北面也可以看到一线土丘在渐渐逼近眼前。这其实是我们在渐渐接近关中平原的西缘。过了宝鸡,明天就要爬坡了。
    一路仍旧多古迹。五丈原、姜太公钓鱼台之类的指示路牌经常可见,而最后快到宝鸡的陈仓区,本身也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著名历史故事的发生地。还有宝鸡岐山县,正是当年周王室最初的封地。关中这片不大的区域,竟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不可不谓华夏源流之地。
    快到宝鸡,路开始乱起来,新修的、翻修的、没修的,交错复杂。于是今天的前骑李大屁股带错了路,又把队伍带到了一段泥巴路上,害得不少人车上糊满了泥巴。
    待最终开进宝鸡吃完午饭,已经两点多了。到旅馆洗洗衣服擦擦车,完事儿不久又该吃晚饭了。大部队决定吃完晚饭再去做实践,于是大伙走街串巷找了个乱哄哄的小吃巷子,杂七杂八吃了各种食物。我在那吃了碗岐山臊子面,据说是名吃,味道还不错。


【综述】
    因为后面路程还长,所以这一段路边很多著名历史事件发生地都没能去看看,挺可惜的。如果有车友要走这段,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去那些地方看看。其实都离大路不远,下国道几公里十几公里就能到,路也挺好。关中平原嘛,既然是平原一般没有什么自然风景,所以这种人文类的景点应该能平衡平衡枯燥乏味的心情。

                                                                             【照片】

这天没什么照片······

D6 宝鸡——拓石镇

                                                                             【日记】
    今天沿310国道到拓石镇。刚出宝鸡就进山了,一路基本沿渭河峡谷上上下下。虽然也出着大太阳,但山中温度并不太高。由于进山后大部分汽车都走了高速,所以路上车很少。大好的柏油路面加上渐入佳境的风景,让大家都情绪高昂。
    这边的山应该属于秦岭西北缘,是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这也是为什么山上植被茂密,但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渭河却水体混黄的原因。
    上午有一段,因为310国道山体塌方掩住了道路,所以大家只好走小路把这一段绕过。没想到,大家因祸得福,体验了一把穿越火车隧洞的感觉:
    这条小路的大部分路段,都是由19521953年老陇海线铁道改铺水泥路面而成的。贴山壁钻过多个狭长的、洞口有着19521953字样和铁道标志的隧道,之间光影浮动,恍若梦幻。
    除去这段水泥路,绕行的小道也有不少土石路,越野了一把。路边都是乡村农居,山土厚实处,尚余有旧时人们居住的窑洞。
    回到大路继续前进,中午在颜家河乡吃午饭。十五人吃饱吃爽方才两百出头,比西安便宜不少。
    如此这般,九十公里处到达拓石镇。镇中心在河的另一边,不大但整齐干净。日落西山、凉风习习,十分惬意。晚上吃饭住宿的店家貌似是新开的,有举行大型庆典的大厅,还有装饰豪华的包间——在有空调、电视、壁画和巨型旋转饭桌的房间吃两百多块钱的高性价比晚饭,不得不感叹今天这两顿饭的好运气。
    今天下午在国道上过了陕西和甘肃的省界,进了甘肃,但之后这省界一直是沿河划分。所以晚上过河住拓石镇,又回到陕西了。

                                                                             【综述】
    这段路好风景也还行。如果有时间,可以故意绕一绕我们走的铁路隧洞,挺有感觉的。
                  
                                                                             【照片】

早上出宝鸡,过渭河大桥:

310国道塌方,绕行小路。路边有窑洞:

马上走上老铁路隧洞改造的乡道:

老铁路隧洞、陇海线、新造高速,历史交错:

光影浮动,恍若梦幻:


进甘肃啦:

路边:

民居。门很有特色:

渭河与陇海线: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42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4597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459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单元:河西走廊(D7——D12/拓石——兰州)

D7 拓石镇——天水
【日记】
    今天从拓石镇出来,上午仍然是在河谷中上上下下。随着向西越走越远,山体由秦岭山区的石质变成了黄土高原的土质。自然植被也渐渐稀疏起来,山坡上的绿色除了灌木,就是人工种植的果树和花椒树了。途中经过的元龙乡,就号称是“花椒之乡”。穿乡而过,路边尽是一水的“大红袍”。由于已经到了采摘花椒的季节,乡亲们都在田间挎着小篮围在树旁忙碌着。从他们身边经过,尽是令人陶醉的阵阵椒香。
    然而这种轻快的旅程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日近午中,暴晒之下,气温升高,燥热不已。吃午饭的地方却连米饭都没有,只有面片,而且等了好久才吃上。不过好在吃完午休的时候,老板把他们收售水果的空仓库借给我们席地而睡,相比室外凉快不少。
    午睡起来,已下午三点,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而且剩下的路程也只有三十多公里。不多时,我们骑出河谷地带,开始连续爬坡。山头上都是辟出的果园,种着桃子和苹果。骑在路边,伸手就能摘到。不过,在这少水的山坡上种果树十分辛苦,还是不要偷摘了。我们只在一颗没人看护培育、爬满藤蔓的小树上摘了一大把小青苹果,带到山顶分与众人。
    在坡顶高地向北望,土质群山干旱少树。从此向北,就是黄土高原的地界。而我们则继续西行,下山向天水奔去。天水也处于河谷之中,但此地地处上游,河流切割不深,平坦的市区间有极缓的长起伏。从麦积区到市中心,长达十公里都这样。
    天水市区古迹古木甚多,随意散落,并不加特别的保护,但是又的确留存完好,这种感觉令人十分惬意。
    晚上住宿一波三折。由于大家要在天水住两天三夜,所以找旅馆的时候更加慎重,很晚才定下去哪。结果到了那边,发现房间很小,还不给提供多条被褥,而且也和之前对我们说的有空调、能放车的承诺不符,服务态度也很差。于是果断深夜换地儿,住进了一个小巷子里的“华泰宾馆”。老板是个有点怪的热心大叔,是天水市的政协委员。住宿挺便宜,条件一般。

【综述】
    出山区后首先是麦积区。麦积区属于天水,但是离天水市中心还有十公里的距离。这里有街区,住宿吃饭都挺方便,但是没有天水市中心热闹,玩的地方也比较少。从麦积区去麦积石窟倒挺近,就几公里。如果赶时间只想去麦积石窟的话,可以到这里住下,去景区方便点。
    天水也是那种比较休闲的城市,街上比较热闹,小摊小贩特别多,水果小吃都不贵。

                                                                             【照片】
拓石镇:  

渭河:

屋顶晒的花椒:

爬坡·北望黄土高原:

摘苹果:

麦积区的旅游指示牌,吓到了···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地方:

天水市区街景: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42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4597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459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秋泽 于 2012-10-7 00:24 编辑

D8 天水
【日记】
    今天在天水休整。上午睡到快十二点才起,然后和大部队一起上街吃午饭,吃的路边摊,为的是吃到地道的天水小吃。
    在一位穆斯林大妈那点了一个蜂蜜淋粽子和一碗甜醅,然后又在旁边一位大叔那点了一碗“呱呱”(又名刮刮)。蜂蜜淋粽子就不多说了,无非是糖蘸粽子的变种;甜醅呢,是用燕麦酿的,酸酸甜甜的,有点像米酒;“刮刮”有点像凉粉,但比凉粉质密,一整块装在脸盆里,然后反扣在案板上,像一大块果冻。卖的时候,用多孔的刮子旋转着刮下像面条一样的细长条块,再拌上佐料,就可以吃了。不过这个个人认为不是特别美味。
    饭罢回到旅馆睡午觉,结果一觉睡到下午四点多。起来收拾收拾又和调车归来的大部队一起去吃晚饭。晚饭毕,又和大部队队员“楚姨”去逛街。其时已经七点多,街上不少古建都已关门,待进到纪信祠逛了一圈出来,其它地方就只能在门口观望观望了。
    纪信祠乃是为了祀奉舍身救主的汉高祖刘邦麾下大将军纪信而兴建的。而纪信本人也是西安城的城隍神,可见这一带民众对他是相当认可的。纪信祠始建于元代,院内前庭是天水市文化馆、文物保护部门的驻地,有不少办书画班、展览的宣传板,还有一些贩卖文房四宝的雅店。向后走,则是一段十米出头的小廊,廊的横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新新旧旧计二十八块匾。其中多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天水当地名流所题,也有少数民国、当代的新匾。小廊之后,就是祀奉纪信的前配殿和主殿了。主殿砖木构建,可以明显看出非近年仿造,而是实实在在的古建。由于管理人员已经下班,没能进殿细看。绕过主殿,后配殿门口设有香案和蒲团,还有免费供人取用的香火。由于配殿也大门紧闭,只能从门口对联判断可能是礼佛场所,于是敬上三炷香后离去。整个院内古木甚多,甚至有五百多年树龄的国槐和三百多年的侧柏若干。
    出来后沿街向西走,天空是十分美丽的火烧霞。众多的燕子就在这绚烂的背景下绕着古木古建上下翩飞、啾啾鸣啁。从已关门的“胡氏民居”和只剩临街老屋的老市区转了一圈,又回到住处附近的中心广场。在这里,我们发现了隐藏在喧嚣人群后的孔庙,只是也已经关门了。明天再来拜会吧!

【综述】
    天水街上古树特别多,古建也不少。这里边貌似只有“胡氏民居”是要收费才能参观的,其它如孔庙、纪信祠都是不收门票的,直接进去看就行。孔庙的大门开在文庙广场东北边,广场人多,有点不易发现。
    文庙前的中心广场一天到晚都非常热闹,打羽毛球的、遛弯聊天的、摆摊的人特别多。小摊基本都物廉价美,可以看看。广场东面是步行街的入口,步行街上也有几棵很大的古树。

【照片】

左边“刮刮”,右边甜醅:

大叔制作“刮刮”:

西北队一行人狼吞虎咽:

天水街上的清真寺。注意看那条幅的颜色:

纪信祠里面挂满二十八块匾的小廊:

纪信祠院内古树:

天水街头非常漂亮的火烧霞: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42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4597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459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秋泽 于 2012-10-7 01:44 编辑

D9 天水
【日记】
    早上七点半集合去麦积山,于是六点半就起床,准备先去孔庙看一眼。结果太早了,孔庙棂星门紧闭,只有一些大爷大妈在文庙广场上打羽毛球。
    吃过早饭,大家乘公交来到了麦积山景区。
    自丝路在汉朝开辟以来,它不仅充当了中原与西域甚至远至南亚、东欧之间的物质运输线,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担任着东西方精神世界交流桥梁的角色。麦积山石窟正是它结合了两方面特点的精华结晶。
    它是我国四大佛窟之一,介绍攻略多如牛毛,就不多说了。个人感觉很强烈的一点就是它的名声给参观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石窟被铁门铁网隔开,不能近身观察;栈道云梯的建造结构因为承重的考虑而颇失古意;俗客谤佛言行随处可闻可见,就连拍壁画不开闪光灯、不要随地扔废弃物都做不到······
    但这些并不能盖过麦积石窟的华丽光彩,不论是直上青云的悬梯,还是壁立千仞的大佛,都以一种压倒性的震撼观感向人们展示着像法时代的殊胜观瞻。
    山下有瑞应寺,不过是现代重建的,并没有师傅在此修行。里面有关于麦积石窟历史沿革、造像手法的展览。
    游览完毕,大家下到半山腰野餐。餐毕,乘车返回天水。
    回到市内,又去了一次孔庙。这次终于赶在关门之前进去了,但大殿还是已经关门了。之得在门外再拜之。不多时,工作人员开始锁庙门,游客纷纷散去,只余下几棵古槐在啾啾燕鸣中安享余晖······

【综述】
    从天水市内去麦积石窟,可以在公交站坐6路前往处于麦积区的火车站,然后在那转34路去景区。单程一趟下来好像是十几块钱。
    像法时代:佛教认为,佛法虽然是超脱于世间六道的真理,但佛教本身却是世间产物,因此也脱不了轮回的命运。故而佛教有正法(佛陀及其弟子在世,众生可亲听佛陀讲法)、像法(佛陀及弟子寂灭,而佛经传诸世间,众生崇佛信佛,并多造像以拜)、末法(佛教日衰,众生渐渐不再崇信佛法)、法灭的说法。

                                                                             【照片】
天水步行街上的古树:

清晨的天水孔庙,棂星门:

仰望麦积山:  


峭壁观佛:




麦积山远望:

傍晚在孔庙: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400

风云币

0

活动币

538

积分

木甲骑士

积分
538
发表于 2012-10-7 06: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学习了!

点评

牛人算不上,瞎玩儿呵呵~  发表于 2012-10-7 15:49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4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6万

积分

金甲骑士

满队

积分
69797

志愿者

发表于 2012-10-7 0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年青人{: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点评

谢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5:50
低调做人,喜欢你的人,珍惜他,不喜欢你的人祝愿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