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4-26 12:36 编辑
九十年代初,俺在美国,在一家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做管理咨询。走出商学院就职伊始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一个生产化学/人造纤维的、年产额超过20亿美金的客户。 化纤纺织服装制品经过三五十年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末已是强弩之末,甚至走向没落,很多化纤纺织品厂家穷途末路一筹莫展。 市场没了,但要生存,被逼无奈,行业从业者挖空心思,忽然灵机一动,为啥不利用化纤有弹性不吸水的特点开辟化纤的体育服装市场? 从此涤纶、尼龙这些让消费者旧爱不再、不屑一顾的化纤产品,起死回生,大行其道,加上各种所谓不吸汗、快干等工艺处理及花样翻新色彩绚丽得让人晕眩的图案,再加上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的广告宣传和挖空心思找创意的广告商的推波助澜,哇,一时间曾经低价甩卖都被消费者嗤之以鼻拒之千里的涤纶、尼龙产品,看准了一个特殊市场,以其无比艳丽的乔装打扮和名目繁多的工艺品牌声势浩大地卷土重来;其价格更是比原来涤纶、尼龙衣裤的价格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连大自然赐予的最好的服装纤维材料棉和毛都远远望尘莫及。消费者也被忽悠的浑身发热,大把地把凉丝丝咯嘣脆的真钞票像撒假纸钱一样抛向曾经被他们不屑一顾的化纤服装。不能不说涤纶和尼龙等化纤产品在体育市场借尸还魂、身价百倍,是现代社会商业策划和运作的一个最经典成功案例(可是没有一家商学院去编这个案例,难道是谁也不想捅破窗户纸?)。 可能是因为九十年代初,俺有这么一段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化纤产品经过乔装打扮起死回生从没落到再次兴盛、并某种程度地亲自参与其中的“阴谋”策划、化腐朽于神奇,一直对这事儿有个心结。对涤纶、尼龙服装一概不买。这两年喜欢上了骑车运动,所有骑行服绝大部分都不外乎是涤纶、尼龙这两种材料,东西确实好看,作为运动外衣穿着也挺舒服,可俺这心结还是挥之不去,总觉得再乔装打扮、再经过各种工艺处理,尼龙还是尼龙、涤纶还是涤纶,真不值那么多钱,而实际上也真不值那么多钱。因此凡是超过200人民币的,绝对不卖。虽知自己太迂腐,但可能是对这个过程太清楚了,总是打不开这个节、转不过这个弯、掰不开这个镊子;太较真,简直是不可救药。 但一个个体相对于这个巨大无比的黄金滚滚的市场太微不足道了,迂腐也无妨,所以不可救药就不可救药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