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8-9-29 1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行车基本技术(三)跟车骑行技术
自行车运动员无论在团体赛或个人赛中,正确运用跟车 骑行技术,是争取胜利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因为运动员跟在别人后边骑行时,可以借助于前边运动员冲破空气阻力所产生的涡流,推动车子前进,从而减少自身体力的消耗。
跟车骑行技术的要领:
首先是缩短与前面车的距离,以不影响视线,容易观察前 面路面为好。公路骑行,跟车距离一般在15—30公分左右。同时要注意风向和风力。风从正面迎来,应由一人领骑,其他 人在后面排成一路纵队,跟在前车左侧方或右侧方15---30公分处。如风从左方来,可跟在前车右侧后方;风从右方来,可跟在前车左侧后方。如果侧风较大,跟随前车距离要近; 如果侧风小,跟随前车的距离可稍远些。在下坡时向旁边骑开些,转弯时稍向后,以免发生事故。
跟车骑行时,头稍抬起,两眼正视前方,余光看到前车 的后轮即可。倘若只低头看自己前车轮,一旦前面出现障碍,就有摔倒的危险。当然,在团体比赛中,交通停止,路面平坦,短暂的瞬间低头骑行,使颈部肌肉得到放松也是允许的。
跟车骑行中很容易两车相撞,多数是后面车的前轮碰上前车的后轮,失去平衡而摔倒。出现两车相撞时,头脑要冷静,前面的运动员要继续平稳前进,后面的运动员不要刹车,只要稍微减速即可。如左面撞上前车,应将身体和车子一齐向右歪,同时将把向右转,这样,两车即可逐渐分开。 若右面相撞,可向左方做同样的动作。
要掌握娴熟的跟车技术除进行专门训练外,还要贯穿在 每次训练课中。开始训练跟车时,跟车距离可稍远些,相距 30—50公分,随着骑行技术的提高,不断缩短跟车距离,直到 15—30公分。从两人配合练习逐渐过度到三人、四人配合练习。同时,要专门训练撞车后的摆脱技术,防患于未然。
加强运动员的操车技能训练,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是预防跌倒的积极方法。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 点,在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随时会出现碰撞、跌倒等现象。运动员遇到跌倒时,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不要过早撒把, 也不可闭上眼睛,消极等待跌倒。在身体即将着地时,两脚 要迅速从脚套中抽出,要注意保护头部,有意识用肩部和背部着地,作滚翻动作,减轻摔伤程度。
自行车基本技术(四)原地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在各项比赛中都很重要,尤其是在短距离项目里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
起跑方法分为扶车与不扶车两种。在赛车场比赛中多采 用扶车起跑,而在公路成组出发的比赛中则采用不扶车起跑。
扶车起跑的方法:是在比赛之前运动员骑在车上,由裁判员扶住车座后下方,或一手扶前*三通,一手扶车座后下方,维持平衡。运动员在起跑前应先拉紧脚蹬皮条, 然后扶好车把,作一、两次深呼吸,腰部放松。坐稳 两个脚蹬保持与地面平行,或是踏蹬的第一脚的脚蹬稍高一些,当听到裁判员“预备”口令时,臀部及时、平稳地离开座位,准备起动,但动作不要过猛,防止抢跑犯规。听 到出发枪声后,踏蹬第一脚立即作迅速而有力的下踏,但不能用力过猛,避免肌肉过分紧张和不利通过“死点”;另一 只脚借助皮条和脚卡向上用力提脚蹬,脚尖稍向上抬起,防止脚套拉脱。在左脚踏蹬时,左手用力向怀里拉把,集中使 排力量,右手以同样力量向下按车把,两臂弯屈,上体前移,整个身体成弓形用力。循环至另一只脚踏路时,动作相 同,方向相反。同时,头部稍稍抬起,注意车子平衡,直线 加速前进。起跑到60—80米达一定速度后,运动员可平稳地 座到车座上。利用已有的惯性,稍放松踏蹬几下,调整一下 因起跑产生的肌肉紧张状态,然后,立即转入正常踏蹬。这 里要特别指出,由站立式往下坐时不要向后猛拉车把,防止车子减速。
不扶车起跑的方法是,在出发前,运动员两手扶车,骑在车架上方,一只脚踏上脚蹬,另一只脚踩在地上。当听到出发信号时,用力蹬地使车向前移动,并迅速坐在车座上,套上脚套,用站立式骑行方法加快速度。起动后与扶车起跑技术和同。
公路车的初级和中级训练方法
初级训练课程:
A.车龄未满一年的人:
1.无论你是否有晨骑习惯,每周累积骑乘里乘数至少150公里千万不要只在周六和周日各骑75公里,这样效果不好. 最好是一三五20~30公里,周六60~80公里,周日休息陪陪家人.
2.无论平路或爬坡前面都用39的小盘来骑车,重点在于练习回转数,刚开始练习试 控制在90~100rpm之间.想要成为优秀的骑者练习回转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此时53的大盘对你们的帮助不 大,因为你们的肌力还不够强,就算用了练习的效果也不大.
check point :
a.利用轻踩回转时检查膝盖上提时,是否会外翻的现象,就是一般所说的脚开开.原则上膝盖上提时,要隐约好象要碰到车架上管,但实际上又不会碰到才对.
b.当转速到达110~120时看看屁股是否会上下震动,如果会代表你踩踏的不够圆,要练到屁股能够稳定的坐在坐垫上为止.
3.初学者开始练习骑车手要建立固定的骑车习惯与正确的骑车姿势,不要一开始就想要跟上老手的节奏,应该用八成体力来练车,想要跟上别人只会让你的乳酸提早堆积,你需要的是用二三个月来建立身体的有氧机制,提早让自己爆缸只会让你的身体更累,并且打击自己的信心.
4.再重申一次,培养骑车乐趣,建立耐力基础,学习正确骑乘姿势,打好基础准备迎接
中级班的课程:
B.车龄超过一年的人:
1.你的骑车姿势大致底定,你也知道踩回转是怎么一回事,你有一定的心肺功能,你勉强可以跟上车队好手,但往往在关键时刻就被甩开,你很努力也很用心骑车,但不知为甚么就是无法进步,但你心理又渴望像别人一样强.如果你符合上述的情况,请准备进入中级班的训练.
2.每周累积骑乘里乘数至少250公里,内容分配参考前面.
3.每次出门骑车,刚开始5~10公里为热身阶段,前面一样使用39小盘.
4.过了热身阶段开始利用地形练习坐姿爬坡,站姿爬坡,握下把抽车爬坡,以及平路压低身体减少风阻的骑车姿势.这些项目注重在姿势与技巧,不要要求强度,姿势正确又要求强度是属于高级班的课程,请不要好高骛远.
5.周一~周五是你闭门练功的时段,周六是验收成果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向车队高手请教,甚至在某些路段向他们讨教几招,看看自己跟他们的差距是否又拉近?
6.这个阶段是转型变大人的重要时刻,每一项基本功学的越扎实,将来你的骑车风格会更全面化,各种路况都难不倒你,你几乎没有罩门,想击败你除非你的车爆胎.因此你要更全心全意的明白每一个动作发力的原理,并学习能做出每一个动作.
7.偶而有机会参加一下比赛,感受一下高手是如何骑车?从中吸收比赛经验,而不再是出发后没多久,目送别人的屁股离去.
8.这个阶段的队员在熟悉各种姿势骑车的方法后,开始要增加一些强度,让你变的强壮,准备接受高级班的训练.
想骑的更远更快,没有快捷方式,更别妄想吃药,没有甚么武功密集,上网到处可以找到资料,有心勤练是不二法门,或许以往你已经很强了,那是周遭没人比你强,现在你来到这里,发现好象每个人都很厉害,其实每个人刚开始都一样,但是他们为何变成如此?道理很简单,因为有心.
[ 本帖最后由 C4. 于 2008-9-30 11: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