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骑有此理

如何挑选公路车

[复制链接]

3897

风云币

0

活动币

5269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5269
QQ
发表于 2013-8-10 13: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1:23
我年初开始考虑进公路车的时候,我的一个老美朋友极力推荐Ultegra Di2。 他是休斯顿Space City Cycling Cl ...

我看到的骑友,是个B+级的。
电子变速,最早是1990年 SunTour开始的,后来是1992Mavic,而且还用在了环法赛,叫做ZAP系统,不过不是很成功,所以就退出了。
目前最成功的还是Shimano,2009年推出Di-2, 又叫Dura-Ace7970.2011年正式上市(还很新啊!)
Campagnolo也在同年推出他们的类似产品。

电子变速的优点,是快速准确,而且有自调的功能,不会发生链条刮擦变速杆的事情。电子变速用的是电子线路,甚至是无线线路,所以不会有钢索磨损老化的问题。

缺点呢,目前是重量(将来肯定可以再减轻),还有就是电池的续航力。虽然说可以一次可用1000公里,那是理想情形,实际恐怕要大打折扣的,就像我们的手机电池一样。电子变速虽然快速,那是指的单次转换而言,它的变速必须一次一个,不像手动式可以一次变好几个。电子变速一旦没电了,还不能改成手动,就只能以最后的档位骑到底了(万一还有一个5%2000米的坡要爬。。。。。??)

电子变速因为新上市不久,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才能建立可靠性。
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一套Di-2,要价2500美元!!常规的Dura-Ace才一半价吧??
或许不久的将来价格一定会降低,而且更多的厂商投入,选择多也会让价格下降。
现在,你愿意当先行者吗???

点评

其实我觉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问题,如果今天Di2的价格不是这么高,肯定很多人都会使用,也会时叫好声一片。你所说的最严重的问题蓄电问题在概念上是存在的、但我觉得那只是在纯理论的世界里存在,而对于99%plus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5:02
登山,骑车,游泳,摄影都爱

3897

风云币

0

活动币

5269

积分

铜甲骑士

积分
5269
QQ
发表于 2013-8-10 13: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2:51
看来阿兄现在对公路稍有了解咧  我记得曾经为了个公路与山地锁鞋的选择中想说服你很难,看 ...

哈哈,老弟见笑了!给你赔礼{:soso_e181:}
确实,不到那个级别不能理解,不到那个层次想象不到。
刚刚换了一双Shimano R087的公路鞋,不是顶级,但适合我现在的级别了。还没去配卡锁跟锁踏,这次会更仔细的选择。
原来的山地锁踏跟锁鞋,还是可以换到我的山地车上的。这样山地车的层次也可以提升啦!哈哈
不过交学费也不是白交的,没有这样的过程,也不能全盘的理解个中的奥妙啊!

点评

阿兄客气,不用赔礼,关于公路方面的欢迎一块交流,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3:53
登山,骑车,游泳,摄影都爱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7359
发表于 2013-8-10 13: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迪王 于 2013-8-10 14:08 编辑
阿里山 发表于 2013-8-10 13:36
哈哈,老弟见笑了!给你赔礼
确实,不到那个级别不能理解,不到那个层次想象不到。
刚刚换 ...

阿兄客气,不用赔礼,{:soso_e113:}关于公路方面的欢迎一块交流,共同学习。R087的锁鞋很具有性价比而又能体验到专业锁鞋的感觉。关于锁踏,个人建议上个LOOK的KEO BLADE CABOM的,属顶级钢轴。(900百左右),如预算有限建议上LOOK的KEO CLASSIC的(400百左右)。LOOK属专业级做锁踏的,与其它品牌同一价位有着不一样的入、解锁和提拉感觉。锁片建议用灰色(左右浮动为4.5度),红色(9度)和黑色(固定式锁片)不建议用。  一点小小的建议。

点评

谢谢,你真是太谦虚了!该向你多学习的。 真晕啊,我买完了锁片,才知道还有三种不同规格的??!!还好看了一下,是灰色的,确实是有调整空间的。 据说锁片的角度跟前后,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02:30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3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4万

积分

金甲骑士

00000000

积分
46209
发表于 2013-8-10 15: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8-10 19:22 编辑
阿里山 发表于 2013-8-10 13:25
我看到的骑友,是个B+级的。
电子变速,最早是1990年 SunTour开始的,后来是1992Mavic,而且还用在了环法 ...

其实我觉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问题,如果今天Di2的价格不是这么高,肯定很多人都会使用,也会时叫好声一片。你所说的问题,蓄电问题当属最严重的问题,但细分析起来蓄电问题似乎只在概念上是存在的、只在纯理论的世界里存在,而对于99%以上的车友来说在实际使用中没电的发生率应该是可以被视为零。 因为,即使蓄电不是1000小时,咱们给它大打一个50%的折扣,那也是500小时,就算让公路车走牛车的速度,每小时20公里,那也是10000公里哎!  即使不上班天天骑车的最疯狂的QS也要骑个半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充不上电的可以说是根本不存在。 我们每次出行之前对车还要检查、要打气等等,对这么重要的蓄电问题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另外对于用电子变速的公路车来说,肯定都是竞速为主,不会有人把它当作旅行车连续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在野外骑行,会因为种种想不到的原因失去充电的机会。 所以对高端公路车来说,半途中用光了变速电池的情况对99%的车手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的感觉是无论国内国外都是由于价格太高,所以人们就比较倾向于把眼光盯在电子变速的“缺陷”上,从消费心理学上看,这是消费这在找心里平衡(但客观上说,消费者出于找平衡挑毛病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会让厂家不停下来而继续对产品或技术进行完善)。从我做的国内网络查询看,国内对电子变速的缺陷纠缠的人基本都是没有使用过也没有看过别人的测试报告的人,但他们很多评论对人们客观看待这个新技术容易造成偏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在我的那个帖子里为电子变速正名,能不能正名不重要,但要发声、发出不同的声音很重要。 我相信,如果Di2的价格今天是能被更多车主接受的水平,网上的评论肯定会积极的多,很多人会接受和采用电子变速而且都会为其叫好,而那些缺点都会不翼而飞,或者变得不足挂齿。 {:soso_e100:}  每一个全新概念的产品出现时,大多情况下,其接受曲线都是5%的漫长缓坡,在这个阶段人们基本都偏向只盯着它的缺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使用的人达到一个台阶后,便会在短时间你迅速爬升使坡度陡升到10%、15%甚至更高(人们所说的S曲线吧),其一直存在的优点这时才会被人们拿出来交相称赞{:soso_e113:} 。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厂家一定会使这个产品不断完善,同时成本不断降低。 根据我的调研,结论: 今天的电变(Di2)有没有缺陷,绝对有?  缺陷有没有那么严重? 绝对没有。 那么为什么用的人不多? 主要是成本问题。

点评

西部老哥好,现在DI2的电变或更高一级的7090的电变价格不是选不选电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我现在用9000的套件,价格比DI2要高出不少,比7090的小套(手变、前后拨、电池盒、专用线,其它与7900通用)也贵出不少,当时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5:48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7359
发表于 2013-8-10 15: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5:02
其实我觉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问题,如果今天Di2的价格不是这么高,肯定很多人都会使用,也会时叫好声 ...

西部老哥好,现在DI2的电变或更高一级的7090的电变价格不是选不选电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我现在用9000的套件,价格比DI2要高出不少,比7090的小套(手变、前后拨、电池盒、专用线,其它与7900通用)也贵出不少,当时我为什么没选用电变,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车架设计是否兼容安装电变(内走线、电池盒等),如不兼容,装上去是显得整车非常乱,个别线还需要扎带;

二是在使用中,在后拨由小飞往大飞上档时只能每次入一个档,而机械变速有可选余地,如9000的设计是根据需要一次可上1-3个档;

三是机械变速无论从手变上还是上下档中,过渡性好,使用者有提前去适应下一档位的准备,而电变就失去了这些,甚至有时候骑车不集中精力,或对变速速度估计不足,在高速突然变一下,还容易造成危险;

四是后期使用,如稍有不慎把后拨撞坏或一次摔车把手变摔坏,单配任何一件都不是哪么容易的事,甚至得要入一套{:soso_e113:}。

五是充电虽不是一个问题但也得想着

六是套件对公路车的速度是影响最小的一部分,在公路的三大件中 轮组、车架、套件。

点评

你说的应该是Dura-Ace Di2的7970吧? UT的Di2是677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02:47
开迪兄,你这个分析让我有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认识,即如果是升级还要考虑诸多因素,而你不选则电子变速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你那时升级,而如果是整车,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你觉得电子变速可取吗? 我看到的国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6:36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3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4万

积分

金甲骑士

00000000

积分
46209
发表于 2013-8-10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8-10 17:43 编辑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5:48
西部老哥好,现在DI2的电变或更高一级的7090的电变价格不是选不选电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我现在用9000的套 ...


开迪兄,你这个分析让我有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认识,即如果是升级还要考虑诸多因素,而你不选则电子变速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你那是升级,而如果是整车,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你觉得电子变速可取吗? 我看到的国外的情况(还没看到国内的车主使用报告)是,测评者和使用者对Di2都是好评多多,而盯着它的缺点的几乎都不是Di2的拥有者和使用者,而是在论坛里你听他说、他听你说。 你怎么看电子变速呢?

点评

就电变本身来说,是一套不错套件,比如,变速便捷、手拨轻巧、入位准快,可自动微调入位准确,这些优点是机械变速套件很难达到。 关于升级自行车升级时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所以选择电变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选择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7:05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7359
发表于 2013-8-10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6:36
开迪兄,你这个分析让我有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认识,即如果是升级还要考虑诸多因素,而你不选则电子变速 ...

就电变本身来说,是一套不错套件,比如,变速便捷、手拨轻巧、入位准快,可自动微调入位准确,这些优点是机械变速套件很难达到。

关于升级自行车升级时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所以选择电变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选择整车,电变也算是一个亮点和优势,但趋势谈不上。

电变与机械变,对业余自行车爱好者来说,没有谁占绝对优势,别为了特意上电变而上电变,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个实际情况。

点评

就你了解的情况,电变在职业选手中或环发比赛中使用的多吗? 国际比赛对电变有什么规定说法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7:31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我原来考虑电变的时候,是基于我骑山地车的一些经历。主要是在一个齿比下爬坡腿力到了极限的时候变速,变速总是磕磕巴巴,变速反应即迟钝又不准确,害得我有时不得不从车上掉下来{:soso_e12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7:25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3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4万

积分

金甲骑士

00000000

积分
46209
发表于 2013-8-10 17: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8-10 18:14 编辑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7:05
就电变本身来说,是一套不错套件,比如,变速便捷、手拨轻巧、入位准快,可自动微调入位准确,这些优点是 ...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我原来考虑电变的时候,是基于我骑山地车的一些经历。主要是在一个齿比下爬坡腿力到了极限的时候急需变速,但变速总是磕磕巴巴,反应即迟钝又不准确,害得我有时不得不从车上掉下来{:soso_e121:}。 我当时就想到汽车的手动变速,早年的纯机械的手动档,挂档非常费劲,经常是发出嗯嗯的噪音还是挂不上,到了后来技术进步有了电子的手动变速,那真是一个手指头轻轻一拨一点噪音没有的就完成变档了, 非常平润舒服。我想自行车的机变和电变应该和发生在手动变速的汽车上的技术进步是一样的。 还有,由于机械变速不那么精准灵光,所以很多情况下想变速也不变了或该变速的时候也不变了,硬使劲挺过去,这对保持难得的体力当然是非常不利的。我看的使用报告都说,采用Di2电子变速的车手实施变速的频率或次数大大提高,这对保持体力、争分夺秒的竞技车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俺是菜鸟一枚,这些电变优势放在我车上让我也发挥不出来,所以作为第一辆公路我最后还是选了机变。但我坚信,在其他元素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就整车来说,电变一定比机变更好。我想汽车的手动变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我还相信电变迟早会取代机变(当然不会一点不剩完全取代),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而这个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成本而重量和蓄电都不是影响车友”买与不买“的决定因素{:soso_e113:}  。大师面前小放一下厥词,还请海涵啊{:soso_e112:}

点评

还有级别高的机械套件在变速上很少出现变速难,变速不准只是没有调准,但低级别(排除重量的情况下)的手感会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变速时会出现 重,沉、不细腻、容易走位等情况。拿西玛诺的来说,我长期用过460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8:45

3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4万

积分

金甲骑士

00000000

积分
46209
发表于 2013-8-10 17: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8-10 18:12 编辑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7:05
就电变本身来说,是一套不错套件,比如,变速便捷、手拨轻巧、入位准快,可自动微调入位准确,这些优点是 ...


就你了解的情况,电变在职业选手中或环法比赛中使用的多吗? 国际比赛对电变有什么规定说法吗?

点评

比如环法(职业公路顶级事一站),我所了解的,平路赛段电变较多,爬坡赛段机械多一点,但计时赛基本都用电变。主要是根据赛段。国际比赛对电变没有任何要求,只对车整体重量(不低于6.8)及车型有要求(比如大组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8:26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1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17359
发表于 2013-8-10 18: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7:31
就你了解的情况,电变在职业选手中或环法比赛中使用的多吗? 国际比赛对电变有什么规定说法吗? ...

比如环法(职业公路顶级事一站),我所了解的,平路赛段电变较多,爬坡赛段机械多一点,但计时赛基本都用电变。主要是根据赛段。国际比赛对电变没有任何要求,只对车整体重量(不低于6.8)及车型有要求(比如大组赛不能安装TT把)等。

点评

学习了。 那看来我的用电变爬坡利于变速的想法是不成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8:47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