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姑苏任我行 于 2014-3-27 14:32 编辑
京杭大运河申遗投票倒计时剩74天
第五篇骑行京杭大运河苏州入口枫桥 上回结束了京杭大运河浒墅关的探访,这次说船只航行在京杭大运河上穿过两座桥梁,来到进入苏州城的第一入口,上塘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枫桥水域。 我于好友一起骑车去寒山寺,自行车停枫桥大街旁的车棚,向西便进入江枫洲景区,检票的女同志一眼就认出我说您上次不久前来过,我说”是的”,还戴着头盔,我不停的拍着河边的景致。《枫桥》您鉴真了历史的变迁,有多少人在这里留下美好的笑容。我的好友给我讲起了50年前的往事:“那是一个炎日的夏天,我在从郊外替人理发回家,路过铁岭关时一对农民夫妇,女的手中抱着刚死去的儿子,两人失声痛哭,在城门中回音不断,那凄惨的场面让我自今难忘.”在那个年代吃饭多成问题,就不要说看病了。看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日子,耕种靠的是机械化,年纪轻的多进工厂,农民的收入有的地方超过城镇。过去从苏州去西面的白马涧等多要从这铁岭关过。在明朝为了抗击倭寇,苏州特在枫桥东堍建起铁岭关,护城保家。同时是为了保护漕运粮仓。现在运河的东面是枫桥大街和寒山寺,西面就是江枫洲。我从苏州老照片上翻拍了几张过去这里的照片,供大家了解。 “夜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半夜声中到客船 ”这句千古绝唱,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来一睹他的风彩。回味远古的场景。我与好友一起畅游江枫洲,在寒山寺对面的茶室沿河长廊喝茶赏景,他吹起长笛,一曲《枫桥夜泊》,吸引无数人的眼光,这里可是漕运的贮粮的地方,江南这一带的粮食皇粮用小船运到这里在通过大船押运进京,那时的枫桥可是一个繁华的交通要道。具体要看有关 漕运历史的可登 我俩边喝茶边欣赏着《江村桥》与《枫桥》的景,体味古人的意境。寒山寺的大门是朝西开的,一般的庙宇大门是座北朝南,那是为什麽了,过去人们出行靠的是船,京杭大运河就在庙门前,为了香客的方便方丈建庙时特将庙门朝西。夜幕降临,渔船的灯火一闪一闪,古时的船只杭州——苏州——无锡基本多要进过此门过。这船只载人的历史可到上世纪末。现在的运河主要多是大型运输船,运输原料和建材。他的运输成本远远小于其它交通工具。原想在这里盖邮戳,因关门打样未能成行。出江枫洲跨过《江村桥》右转去寒山别苑看世界最大的石碑和最大的钟,我们放着风筝,看着乾隆的提字御碑,放松着心情,久违的蓝天白云,何能常住呀。快要结束一天的游玩,好友作诗两首。 《姑苏行》 寒山钟声, 穿越古今 虎丘宝塔 杨名中外 《百年石路有感》 上塘山塘本相连 枫桥虎丘一线牵 留园西园不太远 阊门就在街东边 拍了下照片给大家分享。下回我将走上塘河与山塘河探访沿途桥梁和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