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马克

上太行(五一作业)

[复制链接]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克 于 2014-5-8 20:28 编辑

但有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必须要看,那就是穿心大戏楼。
   


   


   


   


   
    蔚县人喜欢唱戏、听戏,蔚县有一句话:“八百村堡,八百戏楼。”蔚县的戏楼形式款式多样,有三面戏楼、牌子戏楼等等,我要看的,叫穿心戏楼。这个戏楼就建在宋家庄村口的主干道上,村人在闲暇时光,聚集在这里,把木板搭在街衢上面形成一个大舞台,下面依然走人,台上的人们合着鼓点就唱开了花。
    这样的戏楼,在中国绝无仅有。
    一个贫瘠的村落,人们对心灵快乐的需求永远存在。任凭多麽艰难的日子,都有创造出来的欢乐和令人陶醉的好时光。

     带着这份心情,走,我们上太行。

马克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达下口村正好是中午12点,这意味着今天的行程已经完全掌控在我的手中。
    因为从这里到涞源是60公里山路,只有20公里爬坡,剩下的40公里全部是平路和下坡路段。从时间和体能上都绰绰有余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安排从蔚县穿越飞狐陉到涞源,然后直接干到易县,这段路程180公里,为第三天从易县到北京的140公里提供更加合理的体能分配呢?
    这样我就没有从容的时间去游览我上述所有想看的地方了呀!我的理念是,有必要突袭的路程就咬牙突袭,不管多么长远,只要我体能能够达到,而需要停下来慢慢骑游的地方就坚决停下来观看、体会,从容不迫。


去往飞弧峪的路上,前面的山,当地人叫翠屏山。远山上居然还有积雪。




快要进山了。




穿过下口村,来到飞狐口,有一个宾馆,这里提供住宿,我没有打听,想价格也不会太贵,因为会有多少人来住呐?


马克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克 于 2014-5-8 18:37 编辑

太行八陉图。


    中国最古老的字典《尔雅》解释说,山绝,陉《元和郡县图志》载:连山中断曰陉。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太行八陉最初指的也许就是太行山脉中八个断开的山口。但我们今天讨论太行八陉,其实是做了陉道的引申。就是说,陉如果是点,道就是线。太行八陉就是以点带线、由线而发散辐射出的一个道路交通网络。因为山口的存在,就走出了道路。有了道路,就设置出关隘。继而再生发出村庄、城池、名胜等众多古迹来。




    晋郭缘生《述记征》中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古代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                                                        
        延袤千里的太行山上,一线幽通,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有许多条河流横向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而出的峡谷。从而在晋冀豫三省形成了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孔道。
    看地图我们知道,太行八陉中其中四陉是通往河南的,这个我们不去说它,另外四陉其中三条都是东西走向横穿太行山通向华北平原,唯有飞狐陉是和太行山一样呈东北西南走向,飞狐陉在太行山里面穿行,并不直接通向华北平原,只是在涞源勾连上蒲阴陉后通向易县,进入华北平原。


    《辽史·地理》记载,说此地相传有狐于岭,食五粒松子,遂成飞狐,故此地名叫飞狐峪。飞狐峪南北绵延有近30公里,最宽处有100,最窄处仅4米(飞弧峪和飞狐陉在概念上略有不同,飞弧峪是指峡谷中的这一段路,飞狐陉则是指从蔚县到涞源这个古通道)。明崇祯时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在《飞狐口记》中形容飞狐口的山势如“千夫拔剑,露立星攒,山路“回首万变如“珠曲蚁穿,高处“有如天门,深处“令人旋踵转足。清代吴蘖昌《北口峪》游记中称“疑神疑鬼,为人力当不受
那么我们就来感受下吧:



































马克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蘖昌说他走飞狐陉疑神疑鬼,这个不假。这样的逼仄深峪,道路崎岖,山崖壁立,一鹰飞过,鸦雀无声,商旅、军队走在这幽曲深壑中,越走越心虚,越走越胆寒。
   
   


        这里历来是古战场,曹操曾派儿子曹彰在这里与乌桓大战;明朝三次北京保卫战之一就是因飞狐口失守而全线崩溃。到了近代,飞狐峪仍是战略要地,1938年抗战时期,八路军120359团、711团在飞狐峪的明铺峪中伏击日军,炸毁敌车32辆,打死打伤日军200多名,击毙日军中队长田原,八年抗战,日军未敢再踏进飞狐峪,这就是明铺战役。
    但更令人唏嘘的是,明铺,这个飞狐峪中不大的开阔地,甚至改变、灭亡了一个国家。




   


      据说明朝万历年间,有两户胡姓人家,从南方逃到此中,以开饭店为生定居,这里才叫了明铺。其实更早的时候,早到东周时期,这里叫夏屋,因为一件残忍血腥的杀戮事件,这里改叫了摆宴坨。
    大家还记得代国是被赵国灭掉的,赵国杀了自己的亲姐夫代国国君。当时虽然代国逐渐衰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当时想灭掉代国还不敢正面开战,怎么办呐?诱杀!
    据《史记·赵世家》载:“赵襄子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木斗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以木斗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这里所说的赵襄子宴请代王并杀代王及随从的地方,就是明铺,后人将此地称为“摆宴坨”。我想,这可能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鸿门宴”了吧。

    从明铺往里走,不远就到了一个叫岔口村的地方,这个小山村是飞狐峪里面唯一的山村,几十户人家,有一家小饭馆,可以补水吃饭。而我们如果留心照片,发现飞狐峪自进入峪口,就一直伴随有高架桥建起的高速公路,这就是张石高速。从蔚县县城出来,自下口村前有一个进入张石高速的入口,张石高速就一直伴随飞狐峪的曲折峡谷在半山搭建隧道,直到岔口村之后才与飞狐峪分开,各奔东西。因为,飞弧峪自岔口村之后,开始猛烈地抬升进入爬坡阶段,由此进入高山草甸区。

    远处山梁上的风车意味着那里将是一个大风口。
   


    从未近距离地看到过风车的叶片。这次领教了。
   



    为了获取最大的风阻,巨大的叶片有30多米长,最宽处接近2米,而且有优美的流线型,就像鱼翅。
   



   


   
马克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克 于 2014-5-27 09:44 编辑

    经过顽强的爬坡奋战,我终于爬升至海拔2000米的黑石岭垭口。
   


   


    苏东坡在定州时曾有一首《咏雪浪石》的诗,头两句说: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注:上党,《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认为,八陉为“重险”可见在苏轼眼中,飞弧之脊(黑石岭)在太行山上的雄拔与关键,此处乃天下之脊!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其实秦长城有很多段落是连接了过去燕赵的旧长城,赵国早在秦之前,已经在这黑石岭上修筑了绵延百里的长城防线。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被项羽打了个落花流水,想败退到关中去。他手下的谋士郦食其分析了天下形势,反对西逃,提出北距飞狐口,东塞太行之险,南守白马之津,便可以在战略上形成包围的形势压倒项羽。刘邦采纳这一战略,果然最终击败了项羽。有谁知道,大汉江山的确立,其实始于黑石岭这一守?
    东汉光武帝刘秀东征冀州群雄直到一举控制了飞狐口这条关隘孔道,即现在的黑石岭,无了后顾之忧后,才宣布了登基的。            
        到了北宋,契丹人一次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景德二年(1005年)杨延昭(杨六郎)经宰相寇准荐举,出任保州知州兼沿边都巡检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紧接着就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或称都总管),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长官。杨延昭从此成为河北前沿的总帅,统兵数万,防守天津至太行山下一线的边防。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黑石岭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他前后守卫边关20多年,威名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其实正史上他是杨业的长子),
    飞弧峪中,就有杨六郎的许多遗迹。
    “箭眼”:传说,杨六郎(即杨延昭)率领杨家将和辽国交战,打到了黑石岭后,两国在唐县谈判议和,重定国界。杨六郎提出,以他射箭落地为准要让辽国再退一箭之地。辽国的使臣一听,心想你杨六郎再有本事,一箭射出也不过百八十步,国土大小,何在乎这百八十步,就答应了。谁知杨六郎箭一射出,到百八十步正要落地时,从远处跑来一只白兔,叨起快要落地的箭直向北跑去。那箭过涞源,入飞狐,穿过此黑石岭经蔚县城到了阳原,白兔嘴一甩把箭插在阳原的山上。那箭用手能晃却,就是拨不出来。辽国无奈,只好兵退阳原以外。这就是人们说的六郎“一箭三川”的“箭眼”。
    “马蹄梁”:相传,杨六郎统领宋军驻飞狐峪抗击辽兵时,曾在山梁上经常遛马,思忖退敌之策。时间一久,山梁上留下深深的马蹄印痕,后来人们称此山梁为马蹄梁。据说至今山石上仍能见到马蹄痕迹。
       当然,这些历史传说大家也不必太过在意,我在这里把它们记录下来,不过是增加作业的故事性,博君一笑而已。这些传说,即使传到杨六郎的耳朵里,他也未必赞同,没准还会拍案而起,大怒道:“靠,有木有搞错?我一个堂堂的军分区司令,让我到海拔2000米的地方去放马?那我也太不会当领导了!说我一箭射三川?我现在到南海给你们射箭去好不好?你们这些编瞎话的听好了:箭射太远,一样会扯着蛋的!”
   即使如此,杨六郎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实是个能征惯战的战将。

      而自古,就有“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之说。



马克

780

风云币

0

活动币

1085

积分

铁甲骑士

积分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烟尘已经随风逝去,站在黑石岭上,就我个人来说,我知道此刻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是体会到生活终归是公平的。                      从漫长的旅程来看,那句话还是正确的:“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因为,我从北京出发,一路爬升而来,站在这海拔2000米的垭口上,这是我整个行程的制高点,涞源是1600米,易县则是450米,期间无任何山岭、丘陵、陡坡需要攀登了。现在,从这垭口出发,我将一路放坡到涞源。


放坡1公里,来到进入空中草原的岔路口。




选择去涞源。




优美的下山路。




复现张石高速。




通天的大路。




速度一度提升到65迈。






去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旅旅游



考察了一下涞源的房地产



夜宿涞源某快捷宾馆。



到这个时候,心情才真正放松下来


第二天,结束。

马克

2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3万

积分

金甲骑士

喜欢骑行在陌生的世界里

积分
31660
发表于 2014-5-8 17: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放坡确实很长,但风的阻力效应完全取代了放坡的畅快企图,特别是侧风,非常的吓人,笔直的大下坡本可以加速地放上一码,一阵侧风过来,你的车就打晃,然后是斜雨横行,路面油亮,我听到风声在嘶吼着说:“想放坡吗?吓不死你!”最后是在半推半就的扭捏中完成了所谓的快感体验,到达卧佛寺乡

就是在这个路段 我打破了自己放坡的记录 71.1公里/小时
骑行尽情享受快乐人生

2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3万

积分

金甲骑士

喜欢骑行在陌生的世界里

积分
31660
发表于 2014-5-8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业可以加 精华 了
赞!
骑行尽情享受快乐人生

2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3万

积分

金甲骑士

喜欢骑行在陌生的世界里

积分
31660
发表于 2014-5-8 17: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顶马老师的精彩作业
早说的话就和你一起去了
去年骑行了一趟 一直想再去一次 可惜找不到合适的车友 长距离骑行没有车友同行 我没动力
骑行尽情享受快乐人生

1万

风云币

0

活动币

3万

积分

金甲骑士

积分
32564
发表于 2014-5-8 1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风云信条:戴头盔,不喝酒,慢下坡。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