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我们骑车的初衷和目的不尽相同,有追求骑行速度的、有为增强耐力,要求骑行距离的、有边骑车边进行体能训练的等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无可厚非,我们一路骑来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体能、耐力明显提高。但是随着骑车时间的延长,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心态;没有好的心态不会有真正健康的身体。 2011年天津-敦煌骑行
骑自行车锻炼和其他锻炼方法不同,一是对器械的依赖性,二是自行车运动的社会性;我们一开始最起码得有一台自行车,社会性就是经常骑行的人会自发的组成一个个的小团体,相互鼓励,相互照应;这样就出现了“骑友”这个词。
看到有某女子穿着高跟鞋和小背心热裤去骑车了,一路上回头率无限,晚上回家严重晒伤,此后就是她要卖车的消息,有某男子花重金觅得公路车一辆,一两次骑行之后便束之高阁,也许这种看起来酷酷的的骑行方式并没有吸引到他。 2012年北京-坝上骑行
骑行的路上有11岁的小女孩跟着父母环青海湖,有六七十岁的爷爷和奶奶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悠闲地打发时光,更多的是年轻人骑着花花绿绿的车呼啸而过。我们总喜欢的一句话是——牛人,在路上。
骑友间的情谊是很单纯的,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一起骑车,一起吃饭,有时间就骑,没时间不骑;在骑行中前后照应,携弱就贫——强者迁就一下弱者,吃饭以节俭为主;比以其他方式交朋友容易多了。
我们在周末相约,就有两天的骑行旅程,不用早起,把路灯走成阳光。不用追着夕阳赶路,把阳光走成路灯。可以晚上聚在一起侃大山。一日三餐加上睡眠,恍惚便有了浪迹天涯走四方的豪迈。
于是在社交网络上的随手一张照片,便引来好友们惊奇和盛赞。有人会不厌其烦地问这是哪里,那是哪里?这里是北京郊区,北京不止有长城、故宫、颐和园、鸟巢,北京还有无与伦比的公路,北京更有你想象不到的炫丽色彩,也许我们暂时没有抛下一切,辞职走天涯的契机,但是却有每一个周末两天的假期,没有借口宅,走出门去,世界这么广阔,不小心,我们就能去到远方。想,让身体腐朽,行动,让心灵生动。 2014年成都-拉萨骑行
你在网上看2D的美景图片叹息不已,顿时豪情四起想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那个地方,可是转眼即忘。你在3D电影院陶醉在精美绝伦的色彩,便恍然有了身临其境的满足,其实可能是雾中花,手中沙。我们站在跨省的路碑下,阳光晒得脱皮,小蚊子在身边狂舞。我们看到小河,欢呼一声便脱鞋冲进水潭,脚冻得没有知觉,还要放肆飞奔抓拍跳跃,水花四溅,然后把袜子挂在水壶架上,一路横冲直撞,损友们便夸张的捂住鼻子喊生化武器来了。我们在忽明忽暗的山洞间穿梭,幻想自己是一只穿山甲,即使全身都随着碎石路颠簸得牙齿都在颤。
相机记录的是静态的画面,摄影记录的是流动的画面,我们经历的是时间。远不如高明的摄像技术震撼,却因为在这里,便有了自己的独一无二,谁也偷不走看不到的记忆。 骑行,是染上就戒不掉的瘾;因为路在前方,所以我们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