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佳能戴尔的CERV概念车拯救了周末骑士 
当今公路车种类已经分为两大类:为了竞赛而设计的车子,有着颇具进攻性的几何设定和车手低伏的骑行姿势。还有另一种就是长程耐力公路车,重量没什么区别,但是出于骑游目的车手姿势会设定的更加“挺胸抬头”。佳能戴尔的CERV则可以同时满足两种骑行需求——这家公司看准了周末骑士的市场前景。 
CERV的特色就是它的可调整几何设定——轴距固定,但是立管、上管和头管长度都是可调的,以调整车架的Stack、reach值与重心位置来适应不同的使用情况。除此之外,这辆车还有单边的前叉、后上叉、后下叉设计,电子变速系统,集成在车子上的显示屏,同轴驱动系统,以及一体化的碳纤维轮组。
5.GT的Milenio QR自行车着重于通勤骑乘与载货自行车之间的转换 
GT的这款自行车变形前是一款轻量通勤自行车,碳纤维车架,亮点是立管被改造成了一个方便的储物装置。 
但是简单的几个步骤,这辆车就可以变成一辆电动小货车。附加的载货模块的两个轮子是自带动力驱动的,并且集成了照明系统与转向指示灯,由于前叉与前轮的移除,载货的空间非常可观。并且GT公司希望未来这辆车可以在两种模式下自动转换。
6.来自世文的迷你折叠车 
世文这款车的设计目标是满足未来城市中需要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之间频繁转换的通勤者们。26寸后轮与20寸前轮的组合是为了使骑行姿势更加挺立,同时也使车子尺寸更小,骑乘时的视野也更佳,后架中设计有U型锁,两速后花鼓和双速牙盘的组合都是封闭式的,货架在设计中与立管下方相连接。独特的把组设计也为储物需求留下了可观的利用空间。 

车架上设计的四个可旋转轴使得这辆车可以折叠,这样带上公共交通工具和带进自己的家中都会更加容易。
【作者观点】 以上就是传统单车厂商对于自行车的未来的探索。看出了什么没有?
对,他们多将改革的方向定在自行车本身的结构上,希望制造出具有革新性的新型自行车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行车的需要。
再来看看国内互联网厂商对于未来(智能)自行车的尝试,他们希望将互联网与自行车结合起来,注重信息的整合,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但我们需要仔细想想:在我们熟悉的通勤道路上,我们真的那么依赖智能单车的导航功能吗?
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一辆单纯的自行车而已。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现在的自行车基本结构早在百年前就已确定,就像剪刀一样,再也想不到更好的结构来代替现有的设计了。
对于自行车爱好者来说,估计没有人会希望把繁多的智能设备附加在一辆自行车上。爱好者群体对于“智能化”最需要的,或许就是手机等智能设备与自行车码表和穿戴设备的无缝连接,对于前者,单车码表厂商已经做了很多尝试,相信完美的解决方案就在不久的将来。
而对于非爱好者来说,自行车就是一种通勤的工具,或许偶尔会骑着它看看河堤上的夕阳,使用范围多在城市周边。而这样的非爱好者,正是未来自行车用户的主力。
通勤者需要的,或许只是一辆设计简洁,让人有安全感的自行车罢了。
在夕阳下,我看着我的自行车。它是这么的简洁,没有任何动力驱动。它又是这么可靠,即使出现了小故障,我也能随时修好它。
也许就是因为自行车的简单,它才会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