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黄仁义 于 2015-8-11 11:55 编辑
三、房东秦老板和他的女儿们 我们“下榻”的“藏漂单骑驿栈 疆卓民居”位于折多山脚折多塘村的村尾318国道旁,处于上山公路的第二个弯道处。 “疆卓民居”是一所典型的三层新式藏族民居:白墙红瓦琉璃飘檐。小小的院落可停放几辆小车,沿围墙砌着的条形花台里密密盛开着形似蝴蝶的美丽红黄小花 。房顶安放有太阳能热水器,铺着地砖的厨房、饭厅、卫生 间、洗衣间,干净、整洁。 客房内部装饰完全是传统藏式风格。上顶下地全木板条拼就,四面墙壁由一块块具藏传佛教风格图案的雕花木板镶嵌,每块雕花板都用鲜艳的红、黄、绿三色唐卡颜料细细描涂而成;客床皆为有三面雕花立板藏式花床。初次置身其中,恍惚便有我是王公贵族之感。 很难料想得到的是这座藏族“疆卓民居”虽然女主人是藏胞,但男主人却是一个资格的秦姓汉族汉子。原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在四川(现重庆)合川县偏远贫穷农村的年轻人背乡离井漂到折多塘所在地打工认识了年轻的藏族姑娘,小伙子的憨厚勤快善良吸引了姑娘,打动了阿爸阿妈,于是,一段传奇故事有了美好结局,一曲汉藏融合民族一家亲的动人乐章就此谱就。幸运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凭着藏汉一家的吃苦耐劳聪明勤奋,靠着党和政府政策阳光雨露的滋润,终于,这座“疆卓民居”矗立起来红火起来。 秦老板个子不高,身段略显单薄,裸露皮肤已如当地藏人般被紫外线照成黧黑。秦几乎每天都总是露着谦恭诚恳的笑容重复着做不完的事:接待、安顿客人;骑摩托车到村里办事;驾微型车到近二十公里外的康定城里采办物品;为联系好的自行车行者提前载运行李回店……忙碌的身影整天里外转个不停。 但是秦一定是心甘情愿累却快乐的,因为他经营呵护着一个和睦幸福的家。 岁月的风霜还未完全涤去秦的妻子年轻时那位藏族姑娘美丽的容颜,秦妻犹如汉女般淑静寡言,每天默默地出出进进打理着家务杂事,从未因秦是上门郎婿而对其有厉颜相向甚至河东狮吼情状发生。秦的藏族岳母阿妈慈爱善良,每天默默为女儿女婿照看着庭院,静静 地坐在家里一隅或捻着念珠向佛,或以青稞粉合着酥油用三个指尖捻成一小粒一小粒糌粑慢慢享用。一天,我偶与阿妈提及秦时,阿妈即对女婿赞不绝口称秦“勤快、能干、孝顺”,满意之情情不自禁溢于言表。 然而最让秦骄傲欣慰而心甘情愿辛劳着的动力一定是秦家那两位美丽耀眼的女儿:丹珍与卓玛。 大女儿丹珍娜吉充分体现了汉藏两族血缘混合的优势。尖而挺的鼻梁,略显凹邃的眼眶,鹅蛋脸,健美的身材,刚刚度过的几年大学生活使褪去了高原红的脸庞白皙中透着迷人的嫩红。白衣套牛仔,散拂两肩略卷的亮黑长发时罩一顶帽舌向后的布帽,气质中秉承了汉藏两族的优良:宁静芷雅中隐隐着一丝高原的野气。丹珍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她称我为“老师兄”)在康定城里暂寻一有自由度的临时工作,眼下时值旅游旺季便回家帮助父母打理驿栈, 小女卓玛尚在康定城里中学读书。酡红的脸庞,两束长长的黑发垂在肩前。在驿栈举行的篝火晚会上,随着悠悠的《康定情歌》旋律响起,伴着黄仁义大哥重新填词为《川藏情歌》的美妙歌声,身着藏族服装的卓玛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让圈内舞者激情澎湃不亦乐乎圈外观者心旷神怡心向往之。 呵,国道318线! 呵,藏漂单骑驿栈! 呵,美丽的卓玛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