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45:05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我原来考虑电变的时候,是基于我骑山地车的一些经历。主要是在一个齿比下爬坡腿力到 ...

还有级别高的机械套件在变速上很少出现变速难,变速不准只是没有调准,但低级别(排除重量的情况下)的手感会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变速时会出现    重,沉、不细腻、容易走位等情况。拿西玛诺的来说,我长期用过4600(第四级、娱乐顶级)   5700(第三级专业入门)6700(第二级专业训练)9000(最新顶级,职业比赛,用了二个月二千公里左右),在二三四级这三级别里,感觉不是很明显,但专业顶级,马上有一个全新的感觉,尤其是在极限的情况下(路况与体力),就一个字“轻”无论从重量还是变速手感   刹车手感都感觉轻。

《哈哈》 发表于 2013-8-10 18:47:15

搬个板凳来学习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8:47:17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如环法(职业公路顶级事一站),我所了解的,平路赛段电变较多,爬坡赛段机械多一点,但计时赛基本都用 ...


学习了。 那看来我的用电变爬坡利于变速的想法是不成立的。。。。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8:51:33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级别高的机械套件在变速上很少出现变速难,变速不准只是没有调准,但低级别(排除重量的情况下)的手 ...


实践出真知、事实胜于雄辩! 还是得从有丰富使用经验的资深车友身上才能获得真知灼见。{:soso_e179:}   真的学习了。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8:54:31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级别高的机械套件在变速上很少出现变速难,变速不准只是没有调准,但低级别(排除重量的情况下)的手 ...


9000是不就是DA啊,还是DA里还有若干级别而9000是最高的?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54:43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践出真知、事实胜于雄辩! 还是得从有丰富使用经验的资深车友身上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

西部老哥,俺准备去刷园博园了,晚上要骑个痛快{:soso_e113:}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58:07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9000是不就是DA啊,还是DA里还有若干级别而9000是最高的?

嗯    DA分7800(外走线)老款   7900(内走线)但都是十速   而9000则是顶级新款11速。另还有DA的7090电变。


这里给老哥一个9000套件的链接,可了解一些。

http://www.biketo.com/product/part/13385139239276.html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9:02:10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部老哥,俺准备去刷园博园了,晚上要骑个痛快


没带着你的黑兄弟{:soso_e120:}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8-10 19:02:38

开迪王 发表于 2013-8-10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    DA分7800(外走线)老款   7900(内走线)但都是十速   而9000则是顶级新款11速。另还有DA的70 ...


嘿,多谢。去学习一下。

Evolution 发表于 2013-8-10 20:24:29

本帖最后由 Evolution 于 2013-8-10 20:46 编辑

       这帖子越往后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了
      从内容上看,这帖子应该是日本人写的。对于国内的情况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国内平均)。一万元RMB,大致是giant或者merida品牌的入门碳架、105套件、mavic ak或者shimano rs21这类千元轮组。对于国人而言,公路车玩家里面,能上这个等级以上的车的比例,我相信不会超过20%。说白了就是价格的杠杆作用。1500美刀的车,仅仅是发达国家普通人不到一个月的收入;电子变速也是同样的问题,在国内玩家中要普及,最大的障碍就是价格。即使是ut-di2,记得也要10000RMB。

       另外,说些题外的,国内对于公路车的理解相对片面,多数人认为公路车=大组车,其实除此以外,还有计时赛/铁三车、越野公路以及一些基于奇思妙想派生出的种类。我在上公路车之前,曾经考虑过闪电碟刹设计的钢架公路、闪电的roubaix以及trek的东马尼(都是偏重舒适性的设计,用于圆石路之类的古典赛)。当然,最终动因为材质以及价格的原因,选择了现在的tcr composite系列。当然,如果将来经济状况允许,并且又足够的时间玩车,我会考虑在上一辆碟刹设计的越野公路,作为替代"山马"的选择,因为我根本不会去玩DH,连飞包都不玩;走烂路,越野公路足够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挑选公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