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6 1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lsonqiao 于 2012-10-26 13:54 编辑
ershiyihua 发表于 2012-10-26 11:57 
这个贴开始变得有点意义有点价值了。首先是肯定楼主使用心率表骑行,但简单的肯定又会让我的回复失去一些意 ...
爬妙只是检验下自己骑车提高情况,很少去单独爬,主要是路况不是太好,坡也不是很长,这个只是检验自己骑行能力的,如果说坡,我还是首推高崖口,顺序是高崖口 - 禅房 - 大村,还有延庆的部分坡,因为基本都比较短,但路况都比妙要好很多。所以我很少去单独爬妙(一般都是几坡连爬,顺便爬妙),所以成绩也不会太好,记得高崖口比赛前特意抽了4个周末都去爬高崖口,第一次55分,第二次52分,第三次49,第四次46(比赛),明显能感到多骑对路况的熟悉对提高成绩有很大帮助,其实那4次我的水平肯定是没怎么提高,但爬高崖口却在一月内提高了9分,妙峰山就没这么好了,一年没去过几次,而且基本都是几个月才去一次,所以,分配体力方面就做的不太好。不过也能感觉到爬妙从90分到80可能不是很难,傻骑就可以达到,但80到70就比较难了(从85到65我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期间共爬过4次妙),如果还想进60内,那各方面就要注意了,首先踏频要练(我爬坡齿比较大,一般上妙都只用大盘),其次需要合理分配体力,不能等蹬不动了才想起降齿比提高踏频,综合种种,要想骑的更快更强,带踏频、心率的码表是个必须品。虽然只是个参照,但使用的人不同,参照的意义也一样有大有小。
回到自行车上也一样,爬妙第一步:分段;第二步:确定每段的齿比与踏频;第三步:确定每段的心率状况与肌肉反应。
这个非常认同,我也是打算这个干的,所以带踏频、心率的码表是我的必须品,刚买了一周多,还没测过踏频,心率也只知道最高的,装兜里没机会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