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3 0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幼稚园的聪聪 发表于 2013-8-13 09:53 
b、使用九速飞轮变速踏频速度比对:
刚开始练频率,不可能短期内就有更高的快速提升,腿部肌肉组织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高频率蹬踏运动的过程,无论是较年轻还是较年长的年龄段,仍然都会有一定的提升潜能的,经过一段时期的有意识训练,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也并不是太难的事,关键:是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刻苦训练。
(1)平路呼吸调整的方法:
每一次的骑行训练,都会听到有的自行车爱好者,在骑行距离稍微远点或是强度稍微大点,就会抱怨自己:“腿部不累,就是喘不过气来”;事实上并非喘不过气来,而是呼吸的携氧量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肌肉的耗氧量,致使引发踩踏蹬坡时头晕、心慌、口干、虚汗、肌肉僵化、腿软的等症状。
@ 同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骑行10公里的距离就累的不行了;另一个骑行上百公里后仍能继续?在没有器质差异的情况下,主要的原因:能量转化的效率高低与呼吸密不可分! - C5 x6 y- h Q- E 能量的转换主要是看是否有充足的供氧,才能保证最彻底的物质氧化释放能量!肌肉运动的能量来源于肌肉中储存的ATP物质,但这ATP的储量是相当的少的,只够提供8秒钟左右的消耗,当用完了,血糖会被转化为ATP来再供肌肉使用,转换的多少是要看携氧量的是否充足,氧不够的话,大量的血糖只会产生出相当少的ATP。所以,合理的呼吸方式带来的大量氧气对于我们骑行者尤为重要。
刚开始加入骑行运动的自行车爱好者,在开始骑行时,一上平路就骑的飞快,一蹬山坡就只会“埋头苦干”,较快的就出现疲劳的众多症状(气喘、腿软、虚汗),归根结底还是呼吸无力无节奏造成的。
在骑行训练中,自行车爱好者特别注意:平路用口呼吸,是在口鼻向下、避开风头自动收缩腹部的前提下进行的,要学会用肚子(小腹)来调整呼吸而不是用胸,要注重呼吸训练要有一定节奏,结果就不一样了。
(2) 在骑行中呼吸调整的有效防范:& K$ ~+ O2 @, D3 ?, ~( D
呼进的气体是对肺泡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和伤害。
主要是分两部分:一是空气中的污染成分会对肺造成一定的伤害。二是冬季迎风骑车,冷空气直下呼吸道、肺腔,对呼吸系统也会造成刺激和伤害。
*防范措施:在骑行训练活动时,应该佩用骑行辅助装备——魔术头巾进行被动防御,并尽量用鼻腔进行呼吸。利用鼻毛、鼻腔对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同时也可以暖化空气。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骑行训练质量。 $ K- W* ['
s( |
8、骑行训练前、后的养护及放松整理运动:
在骑行训练前,做基本的热身和活动,以及关节部位的活动是相当必要的,身体的各个部分由静止到运动是需要时间适应的,做好热身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中的身体损伤,同时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感到疲劳,建议大家能坚持热身运动。
放松的基本手法和要求:! D$ K, G) m( C* n9 a0 v:
(1)手自然握拳,捶打相关部位,保持一定节奏,用力均匀,以能震动肌肉而又不感觉到痛为最好,可根据肌肉厚度而增加力度;主要是针对比较大而厚的肌肉群,如大腿,背部;
用手掌拍打,除了节奏及均匀用力外,手掌要弹起;主要针对小腿,胳膊,腰部;
揉捏:手指的指腹用力,掌心要吸住按摩部位,力度根据按摩部位而定,主要针对颈部,胳膊,腿部,腰;, D# X- V; R- a% W/ ^" G* d
注意问题:按摩主要是用上肢的力量,所以做完后上肢会有疲劳感,这时别忘了按摩一下上肢。
骑行训练运动后,如果不能及时放松整理运动,产生的乳酸聚集会致使肌肉酸痛外还会使肌肉结成块,结成块后也许看起来比较健美,但会降低肌肉的柔韧性,在以后的骑行训练运动中会很容易受伤。
a.拉伸肌肉,增强肌肉的柔韧性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Z7 o7 N t% \! B( r! V
颈部:
b低头,默数十下(大约1~2秒一下),抬头,努力将下巴指向天空,数十下;9 B N' U- |' W
胳膊:
(1)将左臂平抬横向右边,用右臂从外侧夹住左臂,用力向后,右臂同样 的向相反的方向做;( b8 T* b5 o4 x
(2)找一张桌子或是别的可以支撑的物件,普通桌子的高度即可,手腕内侧向外按在桌子上,绷直手臂,重心前移;4 r* U3 n3 m6 F0 v/ b2 H
(3)将两只手分别从上面和下面伸到背部,两只手努力拉住,上面的那只手的肘关节要正指向天空,保持10~20秒;(这个拉伸动作对柔韧性要求比较高,刚开始做会有难度,可以两个人合作,帮忙拉伸,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导致受伤)
) 腰部,背部:两个人站成一条直线,保留一定间隔,同时向对方做弓步,左边人的左手从上方拉住右边人的右手,另两只手则从下方拉住,两个人同时向自己的外侧用力,注意要保持身体和手臂在同一平面上;
c.
腿部:, a9 l3 `) r0 Q( }/ r; K6 y
(1)双脚并拢,两只手分别从外侧抱住小腿,两腿绷直,努力将上肢贴近下肢,保持10~20秒;(柔韧性较好的可试着用掌心去贴近地面)! c$ {3 m" ^$ Z7 n2 e0 l
(2)双膝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手向后撑住,重心后移,保持10~20秒;
(3)两腿自然分开,比肩略宽,先弯下腰去,膝关节稍曲,左右手分别从内侧抱住相应的脚后跟,然后慢慢将腿绷直,保持10~20秒;(对柔韧性要求较高,动作过快容易导致受伤)
(4)两腿自然分开,比肩略宽,将腿绷直,弯腰,两只手同时去摸左脚的脚后跟,保持10~20秒,然后反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