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山地车,就是为了山野复杂路况而设计的一种自行车,代表着一种寻路、开拓、挑战和冒险的精神。 每天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压着马路,吸着尾气,冒险精神慢慢的只存留在淡淡的印象之中了。 买车快一年了,一直骑国道,或者上下班通勤,再或者逛街逛超市。最远只跑过北京-北戴河的草蜢(绿色2012款公爵600)已经被我装上了货架,看上去与一辆略显威猛的菜车没什么区别……我似乎都能感觉到它因为有劲儿使不出而默默的叹气。 一直想要上香山跑一回XC,跑一回山地车应该跑的路。
恰好看到24日周六有香山XC的活动,欣喜不已啊! 虽然这次组织的都是些专门玩XC的软尾+全盔,我就纯属于打酱油的,不过还是兴奋的不行,就当是去认认路,评价一下强度,之后可以约水平相当的朋友自己再去。
激动的拆掉了丑陋的货架,还原山地本色。 调试了刹车、轮胎气压,出发!
这是第三次上香山了,跟前两次的上山路口都不一样。草丛中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直接开进到树林中上山。 那种感觉太刺激了。小道两旁的草快有刹车碟片那么高,把路都快要遮住。看着前叉随着路面颠簸一次一次的被压缩又释放,心里欢笑着,这才是山地车嘛!
XC上山其实技巧并不难掌握,关键是控制好节奏。选择好合适的档位,眼睛要一直盯着前方的路况,提前选好线路。如果碰到有大石块需要提把跳跃的也要提前调整脚踏位置、车速、方向等。行进过程中如果被大石头绊到卡壳儿了,那真的是十分蛋疼的一件事…… XC路段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吧,就跟防火道汇合了,后边的路线就是走防火道一直到茶棚。上次上香山就是走的这段路。防火道的坡度并不是十分大,一路顺利上到茶棚,买水休息。
一群人休息好之后都掏出各种护具开始武装,这时候就明显感觉,跟人家完全不是一个圈儿的啊,这次是纯粹酱油了。 休息好之后跟着穿小路来到了今天的重头戏,迎!面!坡!!
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下迎面坡的视频,有左右两条下来的路线可以选择,左边略缓,右边落差较大。我看了好几遍,以为胸有成竹。实地看到迎面坡的时候就跟功夫熊猫第一次看到神殿的通天台阶一个表情……
这尼玛哪来的两条路线,分明只有一条,就是滚下去……
车子扔在一边,自己上上下下走了好几遍,琢磨着应该怎么选择路线,怎么控制速度,站在边上看高手演示怎么下,看了一阵子决心要自己亲身试一遍。 个人认为,迎面坡左路有两个比较困难的点。第一个就是入口,窄窄一条,而且有小落差,对心理是一个挑战;第二个就是坡底的最后一块大石头,将近半米的落差,下的太慢的话落地角度大,必然是要翻车;下得太快就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推把,是个很考验技术和胆量的地方。 我已经做好了翻车的准备,然后毫无顾虑地下坡。 刚一骑过来就各种问题,我在溜车的时候是高低脚,这样是会撞到旁边的石头的,要改;然后座位太高了,很容易坐死,重心不能有效的后移,要改;再然后我的链条貌似有点问题,颠簸的厉害了就容易掉链子,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 又调整酝酿了半天,终于跨进了窄窄的左路入口。紧张害怕,一路兜着后刹,几乎是就这样擦下去的。眼看要到最后一块大石头,松刹车放了点速度,结果太快了角度没调整好,前轮着地之后还是整个翻了起来。 下意识的在空中来了个转体,避开胳膊,用肩膀着地了——肩膀有衣服,不至于直接擦伤。尽管如此,肩膀还是擦伤了一片,除了没有汩汩流血,该红该肿的是一样也没落下。所幸还算比较灵活,摔得并不是多么严重。 想要玩好XC,第一课真得学会怎么摔啊!
爬起来跟各位看官们总结总结,后来又挑战了一次,不过还是失败了。 最终这一天对迎面坡的挑战也没有完成。
过后下山的路相对就轻松多了,没有大石块的缓坡XC还是十分刺激的。一直到再一次与防火道汇合,大家都停下来喝水休息。 这群玩家准备后面果园的山路搞个计时赛,我收到表姐的短信,有事约我见面,就不继续跟着玩了,告别之后直接从防火道放坡回家。
回家的路上摸摸摔伤的肩膀,心里总有点不爽。
这是一次未完成的骑行。挑战迎面坡未完成,甚至连下山的XC路段都未完成。骑车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未完成的旅程,对自己很是失望。 不过客观说来,XC确实需要技术,不是简简单单靠勇气和天赋能够玩转的。队伍里有哥们儿是从下台阶开始一点一点练习,想要成功征服迎面坡,也不是豪言壮语空口喊出来的,还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去练习。 XC是一种毒药,跑过一次就中毒,连曾经激动不已的防火道放坡下山也觉得没有意思了。虽然摔了一个大跟头,但是今天跑了回正儿八经山地车该跑的地方,看着连人带车满身伤痕,还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迎面坡先不说,其他部分的XC上山下山,这些路段以后都可以经常的来玩玩了。 总会有一天,来为今天未完成的XC画上一个分号。
分号而不是句号,因为XC永远没有终止。 我的目标不是为了征服,而是无拘无束无所不至的自由。
香山,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