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9-29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8号 首次骑行妙峰山
昨天虽然距离国庆长假所剩无几了,而且双休日也被剥夺成了单休日,但因为马上要进入十月了,屈指算来,今年户外骑行真没有几天时间了,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需要争分夺秒。 于是跟群里两位QS相约骑行妙峰山。临近周五又加了一个群里诡异,于是四人出行。唯一的区别是他们都最少去过一次妙了,我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行前受到大家善意的提醒,再加上此前我也多方了解,知道妙峰山确实区别于以前我骑行过的所有线路,“让人崩溃的爬坡,没完没了”。的确只要看一下等高线图就能有所了解,短短的13公里,爬升800米左右,20公里爬升1000米 比起我以前爬过的山坡都要陡得多,也长得多。 但之前这半年的骑行也不是白给,也算积累了一些体能还有爬山技巧。于是决定尝试一下。当时定的目标是:无论多长时间,一定要上去,而且绝不推一步。全程骑行!
过去这一周每一天为了妙我都在做着体能储备,每天最少保持运动一小时(也包括上下班的通勤骑行)。并且盼望着周末的到来。
当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7点到达第一集合地点航天桥,8点10分到达第二集合地点金安桥,人齐后开拔,
往北走上了石门路,六环拐上G109,担礼拐向妙峰山路,踏上爬坡征程。经过一个变态坡抵达牌楼,休整一小时!(因为天太冷,两位小同志都撺了。)。休整的时候看着旁边一辆一辆的大C等高档公路在我面前一辆一辆经过,自己的感受就像电影里说的那句话一样:“你要骑一低档美利达,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前七公里跟着诡异,骑行没下过23,勉强跟随。到地方休息。身边一个个大牛从身边呼啸而过,不由得感慨起来。不过还好我此前给我制定的计划也不高,只要能上去就好。后面爬陡坡的时候我也是累了就下来,基本上开始还能保持在12以上的速度,后期基本上就在10以下了。体能和心肺功能有限,感觉很难再提升速度了。
平均下来后14公里每2-3公里休息一下,调整片刻。但由于昨天天气实在有点冷,快到中午了太阳还没出来。骑行好不容易把身体搞热,刚出几滴汗,一停下来小风一吹立马变凉。我当天一直手脚冰凉,诡异跟我行程鲜明对比,敞胸露怀,哗哗淌汗。我昨天的身体状况其实并不适合骑行。
陡坡前期我感觉小腿有些抽筋,略一休息感觉无大碍,但爬坡后期大腿肌肉也开始发紧,走走停停还是不好,这种状态一直坚持到山顶。
时间就不用提了,对我来说真是重在参与。我的小伙伴们,一位因为着急后面的安排已经下山,一位已经在山上冻了一个小时了。只有诡异一直陪着我上到山顶。
从山上下来,尽管已经全副武装,包裹很严,但还是感觉很冷。虽然弯道很多,速度也不太能起来,但是下坡毕竟还是下坡。我当时就想起了西游记里四人取得真经以后驾云回到东土的场景,他们彼时彼刻看着下面自己走过的艰辛的取经之路,不正是像我们此时此刻快速下坡想着上坡时的艰辛吗?
一溜烟放到山下,放坡最大速度为44,速动控制的还好,不知道后面几位同志有没有嫌我慢。
到山下,开始吃饭。饭毕,回程,不提
当日全天骑行130公里+,爬升高度1000米+,爬升距离22公里。
又一次自我突破!
下一次骑行计划:十一 三天十三陵--百里画廊,我要用我的轮胎去丈量解字石和四海!
|
-
-
山上高手如云,泛着金光
-
我也来一张合影,以此证明我也到过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