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4 16: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D11
8月13日,不冻泉——五道梁,94公里。
昨晚没睡好觉,今天9点出发,行程是不冻泉——五道梁,94公里。进入可可西里了,路况也平缓了许多,但骑行的节奏并不快,似乎有种莫名的期待,运气还不错,真的看到了藏羚羊,还有野驴和黄羊,不知道以后还会看到什么,希望不是狼。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面积4.5万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行前看了一个中央台直播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的电视片,骑车穿越可可西里是期待已久的梦想。
有了之前都兰沙漠穿越的经历,可可西里并没感觉有多恐怖,除了缺氧,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逆风漫坡,日出日落,每天感受着紫外线无私的照耀。
一路与青藏铁路并行,尽管只是从保护区掠过,但感受颇深,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铁路建设体现了许多人性化设计,往往每隔几公里就有一段很长的桥梁(旱桥),方便藏羚羊的迁徙,路边也常常能看到许多人工湖(野生动物水源地),尽管大规模迁徙的季节已过,但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穿过铁路桥来到湖边喝水的情景,三五成群,生性胆小,看见我们围观显得很警惕的样子,拍了几张照片,背景是矗立在荒芜戈壁之上成排的低矮桥墩,也是一道风景。
可可西里保护区是藏羚羊的家园,铁路建设者为此付出了智慧,向他们致敬。受利益驱使,时常还有偷猎的案例发生,沿途的几处保护站职责所在,常年坚守在这艰苦的荒漠高原,同样令人敬佩。
青藏线可可西里沿途有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索南达杰4个保护站,对驴友都能提供住宿帮助,但不提供饮食,到达索南达杰保护站时是中午,稍事休息,参观了展室,索站展室是唯一开放且对外布展的展室,离开索站,赶往五道梁镇,一马平川。
快到五道梁之前路过楚玛尔河,路书记载楚玛尔河铁路桥有87个为藏羚羊迁徙而设的桥洞,青藏铁路沿线90%的藏羚羊都会从这里迁徙而过,可用蔚为大观来形容,可惜这种场景只发生在藏羚羊进入可可西里腹地产崽的6月和回迁的9月,我们在此处只看到了几头野驴在河边悠闲的徒步,稍有遗憾,但看见了同类也不枉此行。
过了楚玛尔河大桥之后爬过5道山梁,五道梁镇就到了,一个典型的高原小镇,海拔4700米,在整个青藏线海拔并不特别,但这里的大风却让人闻风丧胆,有谚语,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哭娘,空气稀薄,气候多变,与唐古拉山口并列为青藏线高反多发地,可见一斑。股市最终止步五道梁,与此地高反严重不无关系,很遗憾最终没有抗住,腰伤复发,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