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以车会友,扩大圈子。注册一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118 于 2013-12-28 21:07 编辑
东北边疆行:D18穆棱八面通镇—鸡西梨树区—鸡东县鸡东镇光明村 2013-09-0119:37:02| 分类: 东北边疆行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D18穆棱八面通镇—鸡西梨树区—鸡东县鸡东镇光明村,97.88公里。总计1996.9公里。
八一休息,给自己换换口味。
昨天休息,看了一天电视,整理一天日记和照片。晚上又断断续续看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早晨4点多就醒了,5点多起床收拾东西,不到6点出发。朝着鸡西方向走,这里是完达山地区。山势趋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加之出门比较早,气温不高,骑行也不觉得吃力。 39公里后在梨树吃饭,西葫芦鸡蛋馅的蒸饺。然后继续骑行,遇到一位当地骑友从鸡西赶来这里喝喜酒。他主动介绍去兴凯湖的路线。他说从鸡西去兴凯湖有南、北两条线路。南线近,北线远,这与前天遇到的绥芬河骑友说法有差异。鸡西骑友为我列出一条线路:鸡西—鸡东—向阳—二人班……我看我还是确认一下再做决定吧。进入鸡西市区前,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停车为我指点路线,他的说法与当地骑友大致相同:避开鸡西市区到鸡东县—平阳镇—向阳镇—密山二人班—三梭通—当壁镇—环湖路到新开流遗址—兴凯湖农场(总场)—856农场。看来我还是应该选择当地人的建议,毕竟他们更熟悉情况嘛。 我来了——鸡西。
这些地方我都要去。
延续十多年的老毛病,花粉过敏这两天应季而至,先是眼睑发痒,继而打喷嚏、流鼻涕……一系列症状都开始显现。我不知道这个毛病对我的后续骑行有多大影响?按照以往经验,我这个期间是根本不出门的。好在出发前,我去医院开了一些相关的药物,以备急用。打开药盒,取出一粒缓释胶囊服下,以缓解各种症状。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中午,我根据出租车司机指点的捷径前往鸡东县。途经一座山岭时,对面下坡的一辆三轮电瓶车莫名其妙的冲进边沟里,我在大约3、400米之外,目睹这个场面,但因为距离远,又在爬坡中,所以并没有看清细节。 老孙招呼众人,合力将小三轮拖出边沟。
120赶到后,医务人员在为老汉检查伤情。
从我身后疾驰而来的两辆摩托车超过我,首先赶到事故现场。为首的一位中年人招呼大家,合力将三轮车拖出边沟。这时我的“兽力车”才爬上高坡。开车老头与乘车老太双双甩出。老汉头部受伤,血流满面。老太太似有残疾,并无大碍。为了伤员的安全起见,中年人一边询问他们的伤情,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大约15分钟后,救护车和专业人员赶到。救助者们才放心离开。 在等候期间,我们一起为老人判断伤情,之后又聊起了骑游的话题。中年人反复邀请我顺路去鸡东镇光荣村家里做客,并在他家停留一宿。权衡之后,我接受了中年夫妇的邀请。中年人姓孙,夫妇二人骑着摩托车,刚从岳父家返回自己家的途中,遇到事故,虽然与伤者素不相识,但社会责任感与做人的良知驱使他们立即展开救助。而我则目睹了全部过程,对他们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赞佩不已。 根据老孙的“安排”,我骑行15公里后,与在路边等候的老孙夫妇汇合,并随同他们一起回到家中。
老孙的家。
在老孙家采摘的收获。
老孙今年46,早年间随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到这边落户。结婚后不久便独自撑起了家庭责任,靠勤劳、靠努力置起了现在的一份家业,一双儿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女儿已经结婚,在四川发展,此时小两口刚巧回到东北省亲。儿子则在天津工作。 在老孙家,我们一起去了地里摘香瓜、摘西红柿。对农活俺是一窍不通,只能跟着老孙一脚高一脚低的看热闹。香瓜今年虽然长的不比去年差,可是因为种的人多了,收入还是打了折扣。“古娘儿”有些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我试着尝了几个,味道与我过去吃的感觉大不一样,接着又吃了好几把。老孙说这味道与香瓜和“古娘儿”交叉授粉有关,这是个新学问,领教了。还有地里的那些无公害西红柿,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口味。香瓜不错,个大脆甜。是我在路上吃过口感最好的香瓜。
老孙家为俺准备了丰盛的晚饭,俺受之有愧呀,呵呵。
晚饭由老孙媳妇施展手艺,有炒鹅蛋,豇豆炒肉,鳕鱼和麻辣鸭脖等。前两样纯粹是自产,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我们还一起喝了几瓶啤酒。饭后本打算写日记,可因为起得早,又经过近百公里骑行,加上啤酒的作用,很快便有了睡意。一觉醒来已经是半夜两点多,电脑还开着,索性把昨天的日记完成了吧。 老孙、农民,我在东北边疆行中,因为一起“车祸”而结识的新朋友。一位富有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以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该贴已经同步到 信天翁118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