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6 09: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床,水壶灌水,出发。路过游泳赛道,再次远眺那些气柱的时候,已经没有功夫紧张了。
7点的换项区早已人声鼎沸,下车线排满了验车的运动员。一改昨日大多数都是志愿者验车的情况,今天的验车都是由的技术官员来执行。还用卡尺量一下牙盘中轴离地高度是否超过24cm,可谓十分严格。我将车上的梁包、气瓶等物品和技术官员一一确认,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哼着那首“征服天堂”,昂首推车进入换项区。
进入换项区,大赛的氛围一下就浓厚了起来。靠近上车线的一侧全都是各国专业运动员的豪车。那种印着triathlon,带着国旗、姓名的小标识无不显现着他的主人显赫的身份。我只不过是个打铁2年的新人,好多大腕儿都不认识。不管了,当务之急是寻找我自己的车位。
走到主席台附近的位置,才找到我的车位。这果然是高大上的比赛,原来并不是只有pro才有置物箱,我们参赛的竟然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是以往比赛中从没有过的待遇。不过置物箱的要求也很严格。地上除了鞋子,所有的东西都要入箱,如果放在外面,轻则罚时,重则取消参赛资格(摘芯片)。
跑步帽子只是拍个照片就扔箱子里去了
简单放好东西,赶紧去检录区检录。领取了芯片、泳帽,写好了号码和组别,回到换项区再看看还有什么没准备到位的。
不到8点,所有人都来到了出发区附近。
专业组出发,真快啊,劈波斩浪。不过我没工夫看他们,我正琢磨着4000米怎么游完呢。
出发准备区,都是要按序号排列。8点半左右的天气,太阳直射着,穿胶衣的有些站不住了。我这时候有点儿想方便,可这时候肯定来不及了,后来想了想,一会儿海里招呼吧。
很快到了出发地毯上,随着技术代表一声“on your mark!”,相隔不到2秒,总裁判长拉响了汽笛。那汽笛虽说拉得有些失误,甚至有些哑声,但是在我看来,那绝不亚于kona的礼炮那般震撼!
跑步冲向大海,冲向大海!此时我没有任何的紧张和犹豫,和之前参加的所有铁三比赛一样,冲进去。头100米爬泳先和前面快的拉开距离,然后稳稳的开始蛙泳。
风平浪静的感觉真的不错,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游进。也不在乎是否离那些气柱会更近一点,总之就是慢慢游。曾经在第一圈后半程尝试在水里嘘嘘,未果。第二圈一开始在海滩潜水地区停滞1分钟也未嘘嘘成,第二圈远端经过裁判允许,抱着气柱2~3分钟也没嘘嘘成(太囧了)……不管了,还是先比赛吧。
比较顺利,风平浪静,没有恼人的浪,整个游泳过程按部就班的爬一会儿,蛙一会儿,交替着游进。不知不觉,就起水了。
最后200米我放松腿部,爬泳基本不打水,加强划臂和推水的力量,放慢节奏,为T1做准备。起水看表,1小时43分,如果不是耽误那些时间,应该可以进入1小时40分。
起水、快速通过滨海栈道,和去年一样,在喷淋区漱了漱口(后悔死了,一大股塑料味儿),跑到自己的自行车处,发现已经没几辆车了(好悲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