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零度 发表于 2013-1-19 17:10:45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15: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怪,今儿算撞你枪口上了   既然遇到shimano专家,问一句,UT和DA差多少? 差在哪些方面 ...

专家就算了,这个称号真受不起的!
我个人不推荐Di2,除非你真的钱多!
如果你用了电子的,有问题在北京的shimano店中店基本上都可以解决的!
我不知道你说的UT和DA差多少是指什么,给你一些简单的参数可以看看
UT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的,就像XT一样,既有顶级的血缘,却又只有顶级一半的价格
对于骑车人来说,很长一段时间,ut都会是心中的一个梦想
UT最早应该是UT6500,然后是跨时代的UT6600,紧接着又出现了UTsl6600,现在全新的UT6700已经问世
做一个详细的重量对比
手变
最早的shimano手变是很重的,从Tigra到DA,都是接近500g的重量
UT6500也不例外,这个时候UT手变是497g
到了UT6600,手变重量小幅下降到488g
至于UTsl6600,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6600的一个减重版,算不上新一代的产品
手变重量下降较多,低于450g了
新一代的内走线UT6700手变,刹把采用了碳纤材质,不过重量却下降的并不明显
依然高达444g(和DA7900的超轻手变完全不一样)
牙盘
早期的UT6500是分体牙盘,运用了shimano专利的octalink 8齿花键技术
由于专利的垄断问题,8齿花键并不流行,只有s一家在做,反而导致了isis10齿花键的流行
重量上,整套牙盘+中轴+中轴螺丝是904g
UT6600的跨时代,大概和一体牙盘设计是分不开的
一体轴心设计,外挂bb,让牙盘刚性增加,重量减少
这个时候UT只有840g了,一体化减重的优势非常明显
UTsl牙盘重量水分较大,官方号称780g,实称是810g,对比UT和UTsl的区别,是更换铝盘丁减重15g,中轴莫名减轻10g不到,一体轴心进化为DA的规格减重15g左右
真正进入800g大关的是UT6700
实称798g,很难想象一个全铝的牙盘,配上如此厚重的盘片,还能低于800g,这足以让fsa和cp等大品牌的铝牙盘汗颜,当然最变态的还是7900
另外一体bb的重量也是有变化
第一代一体牙盘的bb都在100g附近
UT6600中轴98g
而UTsl的中轴就下降到90g
虽说只有8g,但是接近10%的降幅
UT6700中轴是91g
从牙盘和中轴的演化来看,UTsl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套件,在UT6600的底子上,运用了一些新技术牙盘系统是UTsl套件里变化最明显的部分
前拨
UT6500前拨是81g,好像并不算太轻
UT6600前拨却增重到90g,结构上UT6600前拨整体性更高,6500前拨用了很多螺丝维持结构...
UTsl6600前拨 91g,除了前拨拨杆镀上亮闪闪的镀层,看不出UTsl和UT6600有什么区别
UT6700 终于开始减重了,不过依然比6500重85g
后拨
UT6500后拨只有长腿版本的数据,是220g
UT6600轻量优势不明显,217g
回到短腿,UT6600后拨是208g
而作为6600的减重版 ,UTsl后拨是202g
不过不得不说,UTsl后拨完全就是UT6600的复刻版
之所以能sl,是更换了三颗铝螺丝(1颗张力,2颗上下限),另外上车架的枢轴螺丝,从UT标配升级成DA7800的枢轴
最后是UT6700后拨出场,重量终于发生明显变化
下降到188g,作为铝腿的后拨,低于190g还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
结构上新版的UT6700和79后拨号称可以带最大28T的飞轮,而老款UT最大只能带到27T
另外就是枢轴螺丝从UTsl的DA枢轴又回归到正常的UT枢轴了
夹器
从UT6500到UT6600到UTsl6600到UT6700
UT6500 336g   UT6600 329g较上一代减重7g    UTsl6600 322g,较上一代减重7g   UT6700 315g,较上一代减重7g
shimano的夹器重量普遍在300g以上,所以夹器是shimano套件重量的一个瓶颈
性能上,shimano的夹器手感和制动力倒是不打折扣,非常舒服线性
飞轮
UT飞轮应该是人气比较高的产品,由于飞轮是消耗品,很多用UT套件的人,也会选择全钢的UT飞轮作为训练飞轮
但是由于飞轮规格太多,所以重量比较不是很直观
shimano在UT6500和UT6600这2代产品中
只有11-21 11-23 12-23 12-25 12-27这几种规格UT6500飞轮是9速,这只规格是12-23T
216g
UT6600飞轮 12-25T
246g 虽说是10飞轮,但是这重量依然可耻的重,快赶上XT山地飞的重量了

至于UTsl的飞轮,shimano沿用了UT6600飞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UTsl6600依然还是UT6600,算不上新一代的产品
最后是UT6700飞轮,shimano把钢盖子换成铝盖子了
另外飞轮规格出现了很多新鲜血液,比如11-25T和11-28T
UT6700 11-25T
UT6700 11-28T28T的出现,无疑让爬坡更加亲民化
同时28T更接近山地飞的规格

最后还剩链条系统,由于节数不一定相同,所以重量只做参考
UT/XT级别的链条,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靠外的节是镀镍的,闪亮,而靠内的节是没镀层的,用久了会生锈这个特征一直延续
UT6500搭配的是HG93,非常经典的9速链条
HG93的精确重量是每2节5.0g
UT6600和UTsl都是搭配的UT6600链条而UT6700链条出现新动向,开始镂空轻量化了,上面说的特征依然保留
静音的传动,精准轻巧的变速,刚性十足的牙盘,操控自如的刹车,另很多人现在依然在使用UT











理想 发表于 2013-1-19 17:25:32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天守着天仙,也有没感觉的时候。。。。要说耐看,我还是喜欢直梁的钻石车架。 ...

{:soso_e181:}同感

封神宁 发表于 2013-1-19 17:25:38

第一个很有战斗力的感觉。第二个很舒服的感觉。

绝对零度 发表于 2013-1-19 17:31:14

Shimano集中了所有的顶级机械设计团队为了2013 Dura-ace套件进行设计,这不仅仅是为了多出来的那一片飞轮。
Shimano称,新款的套件目标就是设计成一个“更有型,更流畅,更强刹力,更易安装,并且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Dura-ace。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重新设计了所有的零件,虽然减重并不是新设计的主要目标,DA 9000依然比先前的7900套件轻了90g,DA9000的全套重量为1965g,DA 7900的重量为2055g。
Shimano的欧洲产品经理Tim gerrets解释了新款套件的目标:“我们期望获得更精确的变速手感,并且我们期望在刹力,线性,和手感上调整制动系统的性能,特别是握在把胶上的时候的性能。很多职业车手可以习惯于长时间握下把骑行,但是普通的骑手更愿意将手握在把胶处,所以此处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必须进行优化。”
新款的双控手变在形状上和老的Di2双控手变非常像,并且比机械版本的手变在直径上要小些。Shimano声称这可以使骑手在把胶握把位上获得更好的握感。这个把胶的材料是一种新的双层复合橡胶。
刹把有着全新的扇形曲线和一个突出的头部。全新的设计使得握下把比以往更有感觉,并且握上把的时候也更爽了。这使得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控制和刹车,虽然感觉上只是很小的一点点改变新的刹把设计使得手握在把胶处的时候拥有更出色的手感
变速是ST9000双控手变真正得分的地方,实事求是的说,上一代的Dura-Ace变速的轻盈手感是不错,但是呆滞的前拨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Shimano期望在新款的9000系列套件上,保留7900的轻盈手感,但同时再现7800系列的迅捷变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减小了主副拨杆的行程,结果根据shimano的描述,长拨杆现在变速快了47%,同时依靠简化变把内走线方式,成功地减小了20%的摩擦力。
前拨使用了一个和以往不同的拉线比,并且它拥有了一个更激进的外观,有着一个更长的轮廓来提升杠杆率,不同于SRAM新款的RED前拨,Shimano放弃了角度修正功能,虽然这个功能在先前的模型中出现过。
当前拨往外变的时候,对于普通变速范围之外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角度偏移设定,这意味着安装的时候需要更加小心,但是前拨在出厂的时候的设定将会更适合一个有角度的链线。新的前拨有着一个超大的杠杆率,藉此获得轻巧快速的变速动作
对于DA最大的改变,更确切的说是更亟须的或许就是刹车了,市面上的存在已久的Shimano双轴刹车设计中,安装螺丝也作为制动臂的第二转点。新的设计中,有两个平行的转点分别处在刹车的两侧。安装螺丝则紧贴在一个弹簧的后侧。
新的旋转臂提供了左右更平均的刹力,和你熟知的U刹会有很多的共同点。顶级的刹力控制在使用了一个旋转的凸轮设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事实上现在夹器的转点也更靠近车圈了。线的走位仍然在侧面,和前的模型一样,但是凸轮的设计以为着左右制动臂可以提供基本相同的拉力与制动力。新的刹车在轮组两侧都有一个转点,中心的那个转点现在仅用于安装功能
新的双轴设计使得Shimano可以制造出一个直装的夹器,方法就是在安装螺丝和弹簧被取出后在两个转点用安装螺丝和弹簧设置两个安装位。一款新的为铁三和计时赛设计的空气动力学版本刹车正在紧密开发中。名字叫BR-9010。虽然为了更具攻击性的外观牺牲了快速安装的特性,但是shimano也为其重新设计了走线,它将拥有一个内走线的设计。Shimano称这款刹车已经在职业车队使用
Shimano称标准的BR-9000夹器将有20%的刹力提升。在路上我们并没有太多紧急制动的需要,但是普通的制动情况已经让我们印象深刻,手指只需要施加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不错的制动力,并且不得不说的是,刹把手感真不错。
此外,还有一个特性是这款刹车的刹力来的非常“早”。刹把动一点点就会开始产生刹力。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来习惯这一特性,但是不久之后这我们完全适应了这种制动起始点的设定。
新款套件中最明显的改变莫过于新款牙盘了,只用有四个曲柄爪,而不是先前的五个,但是四个曲柄爪被设定在能量输出最大,踩踏力量最大的位置上以确保牙盘刚性。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重量但是保持了很好的刚性。事实上,新款牙盘比7900整整轻了52g,但是依然和7900拥有一样的刚性。
Shimano仍旧在Dura-Ace上使用了他们创新性的中空曲柄(和大盘)技术。仍然没有在此使用碳纤。虽然Shimano拥有所有的制造高模量碳纤的设备-比如像他们的碳纤鱼竿就运用到了最先进的碳纤材料-但是在测试和现实世界中,在机械和工程的考量下,我们发现我们的铝合金技术仍然还是最适合于运用在此的技术。复合材料在自行车上有着大量的使用空间,但是对于曲柄轻量并且高质量的铝合金是在性能表现,强度和持久性的综合表现上最好的选择。”
多一个速别意味着一个新款的链条。新款的11速链条和Shimano的10速链条有着一样的宽度,但是有着略小一点的节距。每片飞轮和10速的Dura-Ace飞轮一样厚,这意味着一个更宽的塔基是必须的(大约1.5mm)。这应该不需要担心兼容性问题因为主要的轮组厂家生产的轮组都是适合campagnolo的11速标准的,最大的例外可能反而是Shimano自家的轮组,已经经过重新设计以兼容自家的11速飞轮。
飞轮现在将有很多选择,多了更适合的28T飞轮。总共有五种飞轮齿数可选:11-23,,11-28,12-28,11-25,和12-25.并且多出的一片飞轮肯定可以提供更加顺畅均匀的变速感受。新的CN-9000链条不再向市面上的链条易用进行导向了,所以链条反过来装也一样有效。Durac-Ace提升的变速性能让先前的Uni导向系统的设计不再有优势。新的链条还使用了一种新的PTFE电镀,据说可以提升20%的持久性。
新款的Dura-Ace被显著瘦身了,它的外观上来说,从各个维度上来说都是非常小的,深度加工的主体,以及压缩了的导臂,都看起来非常漂亮。
Shimano在创造更加平均的感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是拨杆的感觉,更有张力的设计变化。先前的Dura-Ace在变到小齿片的时候感觉就像把线释放了一样,但是新款的Dura-Ace在你向小齿片变速的时候感觉更像是一个积极的机械动作。

总的来说,新的9000系列在它前辈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性能提升。变速一样平滑,但是它们回归了他们最成功的旗舰机械系统的手感。变速系统给了你很多的反馈,结果就是让你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新的双轴刹车系统可能从老式的U型刹车上汲取了很多灵感,但是它所能给予你的感觉,充分的信心,特别是握上把的舒适感,则是新的套件上的杰出特性。当轮圈刹车如此完美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开始怀疑公路碟刹的必要性。还有新的BCD标准,允许压缩盘和标准盘同时适应,从一个爬坡盘换到一个适应平路的标准盘,Shimano提供了一个更加廉价,简单的解决方案.


累死我了。。。。。。。。。





















风云-西瓜 发表于 2013-1-19 18:00:27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喜欢第一个,但绝大多数人都说第二个好

水平架子是永远的经典, 大家喜欢第二个估计还是看山地车习惯了, 喜欢压缩架子{:soso_e113:}

凌晨肉夹馍 发表于 2013-1-19 18:06:55

下面的应该是新款的,很潮

绿行乐游 发表于 2013-1-19 19:40:41

上面的中规中矩传统,下面的稍有变化时尚些!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20:13:29

绿行乐游 发表于 2013-1-19 1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面的中规中矩传统,下面的稍有变化时尚些!


下面这个需要时日才能习惯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20:21:13

本帖最后由 西部骑士 于 2013-1-19 20:24 编辑

绝对零度 发表于 2013-1-19 17: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专家就算了,这个称号真受不起的!
我个人不推荐Di2,除非你真的钱多!
如果你用了电子的,有问题在北京 ...
哇塞,这里的学问太多啦,非常感谢! 不过好像重量是一个中心问题。 至于Di2的价格,两个整车都是3500美元,应该说是比较低了。我想在国内人民币21770元是不可能买到这种材料、套件的车了。 这个车在国内估计五万都打不住。 因此,如果不考虑钱的话,Di2是否值得拥有?特别是从适用和维护上说(本人不善机械、不善动手)

西部骑士 发表于 2013-1-19 20:29:22

同乡 发表于 2013-1-19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叫变速是电子变速


我也是刚在了解。拨动手变发出电子信号到拨链器,拨链器来完成变速,变速迅速而精准。运动员可以丝毫不用减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哪个更毒?